以前总觉得40岁很远,可现在就在眼前了。30岁之前觉得自己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跟现在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毕业以后自己有了收入,感觉得到了很大的自由,对学习的追求,虽然说没有松懈,学习了日语班和其他的一些工程师的考核,但是呢,对于自己在思想上的进步还是比较放松的。结婚以后,感觉自己又进入了一个框,感觉我的人生一直在从一个框进入一个框,再进入下一个狂,但是当我进入到亲子这个框的时候,我发生的转变还是非常明显和巨大的。
1.育儿先育己
学习的缘起主要是玉儿。因为觉得自己是一个新手妈妈,所以呢,想用一些专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能做的更好的一个妈妈。同时也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最完美的孩子。于是这条路就启程了。
2.摆脱情绪的束缚
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当做麻烦事去处理,而不是把自己深深陷在这种情绪里而不能自拔,把这个事情无限放大,而把其他的事情无限缩小,要理智的看待这些事情,他们都是平等的,都是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和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去做的一些具体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一点情绪而遮住了我们的双眼,看不清他的其他任何一件事情。
3.非暴力沟通。
生活中刻意感受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需要,清楚的明白别人的需要。总之就是一句话,有事儿好好说。当然好好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气柔和,声音低柔,而是要在方法上下功夫,简单的说就是要去觉知觉查,等你弄明白到底是什么事了,接下来的好好说话就比较容易了。
4.感恩生活
以前多看到生活的阴暗面,觉得这里不公平,那里不美好,如果这样这样就好了,如果那样那样就好了,总是有很多的挑剔和不满。现在的转变就是多看到自己得到的,拥有的,感恩身边的一切一切人和一切事,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来帮助我们的,如果有这样的一念之转,往往看事物的观点就改变了。
5.少即是多。
以前总觉得自己小时候生活物质匮乏,可能在一些生活习惯上,总觉得需要的很多,往往就有很多不必要的东西,不是必须的东西出现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这样就导致了家里比较脏乱,有很多东西扔舍不得扔,不扔呢,又比较占地方。后来意识上的转变就是需要的东西再买,就算贵一点,只要付负担的起也是可以的,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不买。其实你对外人外物需要的越少,就说明你的精神力量和你的内心就足够强大和丰盈。
6.活成自己想要孩子活成的样子,而不是想只把孩子培养成那个样子。
之前总是对孩子寄予了很多期望,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不自觉地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身上能够把自己的理想去实现,其实这样做对孩子是极大的不公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他们的人生目标和追。穷我们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梦想都加在孩子身上,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适时的引导,及时的鼓励,还有适当的帮助和给予。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转变,不仅觉得育儿之路走得更有意义了,而且之前的焦虑和不安也都离得越来越远了。
7.尊重生活的多样性。
以前自己的观念里有很多非黑即白的思想,不是对的就是错的,经过学习,自己的认知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人生也一下子丰盈了起来,原来世间有那么多好玩儿的,有趣的。有那么多特别的人和生活的样子存在。原来世界如此的精彩,庆幸自己得以看见。
8.原来我也可以。
最早的时候我给自己是定了型的,我觉得我就是这样的,我就是那样的,我觉得我突破不了,也不可能突破。可是我慢慢的发现了,我原来可以这样做,我原来可以那样做,我原来可以把这个做的很好,我原来也能做这个,原来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如此的优秀,竟然还有那么多的人羡慕我。这让我的《人生不设限》,这让我自己突破了自己的框框,这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和一扇又一扇的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