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背景阅读资料:https://shimo.im/docs/AktKwgLEusIy4SeY/ 《(节选纺车声声)母亲——贾平凹》,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分析】
原文应用了通感,由声音——环境——人,自然融入了感情。
【刻意练习】
如今,我一听见“唉……唉……”的叹息声,内心便回到一个房间,灰蒙蒙的,活像一个闹市里的牢笼;房间里咯吱摇头的风扇吹起焦躁,蟑螂的大长腿正在壁柜上打滑;一个三十好几的女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住叹息,那叹息像一条黑长的隧道,又像一张无边大网,分明又是一种无意识的节奏了,载着浓浓的、四面八方而来的委屈……
这女人,就是内心的某个自己,一个抛开了社会属性的、内心还在伤痛的女人。
【对比思考】
比较满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