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11-16

2023-11-16

作者: 挹洗俏月 | 来源:发表于2023-11-15 20:29 被阅读0次

心想事难成         

                                                                                                                                                                 

人是种有很多想法的动物,似乎人脑会自动地产生出很多想法,概括起来集中在两个焦点上:一是希望自己占有的越多越好,二是希望人生中的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

世上想好事的人多很很,可想归想,不是想了就能成的!有人说,不管事先我想得有多好,一旦进入过程,总会撞见鬼的。这又是在说什么呢?有什么万全之策呢?

【经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释意】积累追求满盈,不如适可而止。锤炼金属使它尖锐锋利却不能长久保持。金玉堆满堂室,没有谁能长久守藏得住;富贵而又骄奢,就会给自己引来灾祸。功业完成就急流勇退,这才是顺应规律的做法。

心想事难成的原因:

第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手里拿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但贪心不大,还要再往手上放,这能拿得下吗?不如停止。若是不懂,岂不是很愚昧?

第二,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得寸进尺或者锋芒太露而不知收敛,一定会遭到别人嫉恨。如果一个人不断地制造这样的嫉恨,最后必然会使自己遭受损失,甚至丧命。若是如此,岂不是很贪婪?

第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银珠宝堆满了屋子,到底有什么用呢?也许这些东西倒是能吸引盗贼,即使死后放进棺材,也不可能全部守住啊!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岂不就是个只剩下钱的土豪?

第四,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看看那些德不配位的人吧,只要富贵了就飞扬跋扈、骄奢淫逸、不可一世,这样的人一定会引起众怒的。有权、有钱、有势就变得张狂不可一世,岂不就是证明了自己没有能力承受这些?不就是精神空虚吗?

第五,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业顺利完成后,如果你还沉浸在取得的成就中,那你永远也看不表当前现实中潜藏的危险。只有不沉湎于过去的功业,把身心从那些辉煌的功业中解脱出来,客观地看待当下的情况,才能发现自身以及外在变化,认清形势,在恰到好处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而灵活机动、客观应对,开始新的人生起点。只有不迷恋取得的成绩,不断地自我否定,坚持功成一分,姿态就放低一分,适时地退后给别人留出空间,才能成为人生赢家,而这正是天之道。到了这个地步,不就是悟道者的风范吗?

老子把人间修行人的四种丑态做了一个描绘:让我们看清了那些行为背后的人心图画:多了还想更多,拥有了又想永远占有;又有钱又有地位了,就开始搞不清楚自己几斤分量了。

一个人若是想明白了,就可以问问自己:一个人能占有什么呢?能用多少呢?能活多久呢?人生哪里有永久的产权,只不过是一点有限度的暂时使用权和保管一下而已。

可人又总是想着自己多得一点、占有得长久一点;一旦拥有了,生命状态又会失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贪婪无度,但因为德不配位、德不配财,品性无法承载,这样的失衡状态必将导致生命的倾覆。

人们总是祝福别人“心想事成”,总是许愿希望自己“心想事成”。可关键是,人们想的都只是为自己好的,而且只想要好的,这种想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私、一种贪婪,是违背生命之道的。

幸亏,即使人这么想,也没有太大用处,大道还是不厌其烦地给人们进行着调理和调节。否则,若是自己想的好事都成了,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悟道箴言】

一味想好是本能,好坏不乱是心妙。

一味进取是磨刀,利刃入鞘是道高。

一味多占是贪婪,财散人聚是高招。

一味求富是偏道,富而心贵是得道。

一味求进是命力,适时进退是命好。

              ——阅自《齐善鸿讲道德经》

相关文章

  • 2023-11-16

    今天的天气很好啊 数学考试我的还不错,我的同桌是80多,后桌是快70,全班最高分是98,我是93分,这回考的数学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1-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xe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