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麒麟小镇上有一座破旧的老庙,里面矗立着一座半人高的佛雕。此佛雕在动乱的年代里被打断了左臂,只剩下捏花的右手,样子颇为怪异。一阵兵荒马乱过去,镇上的人们渐渐平静安稳,生生不息,而老庙却逐渐被人遗忘,那个香火鼎盛的时期已经随战火远去。
没多久镇上来了个长发的中年女人,她饱经风霜,不言苟笑。她住进了那座老庙,打理干净了佛像,插上了久违的三支香。慢慢的小镇上的人走进庙里,带着香烛。他们弯腰躬拜,也偷偷打量那个长立在佛前的身影,女人轻轻地拨弄手上的佛珠,狭长的眼中藏着说不清的东西,她对人笑,温暖如春却也浅尝辄止。女人识文断字,文采斐然,央人在庙中搭了个小棚子,平时有四五个小孩稀稀拉拉坐在棚子里听她讲课。
第三年,女人突然落发出家,人们不解,她只说她已了心愿,愿常伴佛前。她依然给小孩子们授课,一如往常,只是少了那头瀑布般的青丝,多了块布巾。那年下了一场暴雪,小镇上的一对中年夫妻不幸遇难,家中仅剩个年迈的老妇人,以及不过两岁,啼哭不止的稚儿。老人带着孩子去了老庙,一跪就是半天,连连道孩子命苦,佛祖怜悯。
孩子被留在庙中,做了她的徒弟。她把布衣缝了又逢,改了几件套在小孩身上,却不太合身。她上课的时候,孩子拧着小身子坐着看她,咿咿呀呀。孩子开口的第一句话叫的是师父,她笑着将自己的最喜欢的一串佛珠挂在了孩子的脖颈上。她给孩子起名叫念善,希望他一生为善,广积善缘。念善喜欢坐在那断臂的佛像下看香客们虔诚的膜拜,他也会学着大家的模样双手合十,作揖答礼。大家都管他叫念善小师傅,佛缘极好。她笑而不语,低声道,阿弥陀佛。
有一天,念善问,师父,我有爹娘吗?她牵着念善的小手,带他去了一座坟墓前,指着双碑对念善说,这就是你爹娘。又指着旁边的一座坟墓说,这是你奶奶。念善躲在她的身后,哇的一声哭了。他揪着衣角问,师父,你也会走吗?她点点头道,会,也许是几年后,也许是十几年后,这是命数。她让念善磕了三个头,便带他回到庙中。晚上,念善趁师父睡着,跪在佛前道,佛祖在上,保佑师父能长命百岁,还望成全。他一遍遍祈求,一遍遍念着阿弥陀佛。在门外,她也双手合十,含笑不语。
岁月流逝,念善已长成翩翩儿郎,她也变成了满脸皱纹的老尼姑。念善跑到老尼姑面前,屈膝笑道,师父,接我的车来了,等我学业有成,我带您去享福。老尼姑拉过他的手,将一串佛珠系在他的手腕,抚摸他的头顶,含笑道,不早了,快走吧。天冷记得加衣服,有空回来看看。她望着念善的背影,抹了抹眼角。
近来,拜佛的人日益增多,老尼姑坐在椅子上听他们讲日本人的凶残与暴掠,她的手指微微颤抖,望着断臂佛,目光深邃。小镇上的气氛很低,有些人已经打包家底,坐着马车离去。有些人还在观望,默默祈祷。念善从北方寄过来一封信,却因为中日战争的爆发,半年后才送到老尼姑的手上。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念善他参军了。老尼姑想到了她死去的丈夫,想到了她早夭的女儿,梦里辗转不安。
清晨的时候,老尼姑打开庙门,看到一个少女,头发被露水打得微湿,睁着红肿的眼睛望过来。老尼姑叹口气,让开了门。少女走到断臂佛前,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泪流满面。战争无情,家破人亡,世界变得飘摇不定。老尼姑再也没有笑过,她日日诵经,盼望着阿善能够平安回家。
一列军队涌入小镇,麒麟镇长惴惴不安,他瞄到军队里一个熟悉的人,那人向他眨了眨眼睛,镇长心头一松,笑眯眯接待了张队长。念善打了报告,脱离了队伍。他打着灯笼,叩响了老庙的门,时隔两年再见,看着大门,更旧了。门上还有一道划痕,这是他小时候刻得,本来他想把名字刻在上面,要让人知道这里是念善的家,可是最后把自己划伤了,师父便不允许他再刻字了。念善掏出小匕首,准备把它刻完成了,忽然听见一个年轻的女人的声音在问是谁?念善回道,是我,念善,我回来了。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个女子朝他笑道,念善小师傅,可算把你念叨回来了。
老尼姑正在诵经,念善在她身后跪下,唤了一声师父。老尼姑放下木鱼,转头看了念善一眼,许久才笑道,回来就好,快向佛祖磕头,感谢他的保佑。念善却摇头道,师父,我不信佛了,你看我这双手,它们现在沾满血液,未来甚至更多,我有罪却也无罪,佛祖已不在我心中了。念善摊着伤痕的手,而手腕处的佛珠,似乎也晕染了血色。老尼姑显得更加老态,她匍匐在佛前,低声忏悔。念善看着老人,心中百感交集,断臂佛的脸庞也仿佛笼罩着阴影,灯光摇曳着晦暗不明。
念善没来得及尽孝,日本打过来的消息便震惊了小镇。念善匆匆披上军装,夺门而出。这一刻老尼姑觉得阿善的背影比以前更加高大了。念善真的长大了。
战争持续了三天,小镇摇摇欲坠,战败的消息如晴天霹雳砸醒了小镇的人们,他们开始疯狂撤离。这几天老庙中涌入了一大批仓皇而逃的难民,可是一群强盗冲进来,抢掠了一批妇女,对抗中老尼姑被刺了一刀。她仰倒在佛像之下,凝视着捏花手,不甘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遥远的地方传来低沉的钟声,一只手捧着她的身体飘起。
念善正迷茫中,忽然看到老尼姑来到他面前,笑着对他说,孩子,我走了,你要好好活下去,才能看到希望。他点点头,却有一只大手砸向他,直到惊醒,却发现自己躺在死人坑中。念善似乎明白了什么,狠狠擦了擦眼泪,重新爬起来。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划上句号。念善放弃战功,回到了麒麟镇,为师父修了一座坟。他在老庙的旧址上开办了一家学堂,收留了战后孤儿,教他们识文断字,给他们讲述人生道理,犹如当年他师父所做的一切。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30284/e37f0d2ac94b09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