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其实,有些东西是没法算那么清楚的。”

“其实,有些东西是没法算那么清楚的。”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4-08-28 23:03 被阅读0次

    不论承认与否,有些东西就是没法算那么清楚。就像理性或客观表面看起来是最有效且最符合实际需求的,可抛开人情味的理性谁真的需要呢?以前我以为是对方不知道如何更好,所以一遍又一遍地指望着所谓的道理,总想着理越辩越明。可生活不讲理,人也不讲理。

    倒不是说人没有理性什么的,可真的要说有多少人是靠理性去指导言行举止,我多半是不信的。就像人信经验、凭感觉它就不符合理性吗?不是吧。反而是比起什么都“没有”的理性,我是指没有什么实质的依据、支点,谈何理性呢?当然,它有运用范围,那就是未知的事儿,无常变化的事,无法预测的事儿。这么说好像有点遥不可及,却也不尽然。我是说,诚然,人是活在瞬间的,尽管如此,可我们也未必需要时时刻刻思量“生死”的问题,也做不到。

    怎么说呢?就像我们的生活可以随时改变,但你不去改变似乎也没什么要紧的,我的意思就是在没什么要紧和想要改变之间,如果一定要找到什么理由,又或者完全不用理由,这多少是有些强人所难的。

    就像我们出门,未必在出门之前就想到要去的地方,大概走了很久也还是没有想去的地方,于是,告诉自己,我就是出来散步的,然后走着走着看到了新鲜的水果又或其它什么,买了一点,你能说就是为了出去买水果的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在别人看来可以是,在自己这儿再清楚不过了。

    当然,也有自己不了解的,就好像很多时候会上当受骗,后知后觉,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及时发现呢?这些自然也可以找到解释:别人是专业的,自己是业余的,别人靠这谋生,而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还可以是过去的遭遇留下的“祸根”,历史遗留嘛,恶习嘛,癖好嘛,偏见嘛等等。

    但就我所知道的,哪怕有时候经验很好用,见识也广,还是会无可避免地稀里糊涂就选了另一条路,事后想起连自己也羞于承认。也就是说,放弃理性,虽然有但不会去用。有人就说“鬼迷心窍”嘛,这样的时刻总是有的。自然,这也依旧可以找到依据,就是说,尽管我们大多数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可需求也在不断地熵增,以我们不了解的方式。就像胃口一点点撑大,啤酒肚一点点突出来,还像是长身体,自己毫无感觉却是确确实实发生着。

    怎么说呢?就总是会有不可思议,不可琢磨,难以理解,更无从解释的时刻。

    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很多时候我之所以会觉得自己幸运何尝不是因为在自己这儿并不确定,但是又不想草率地按照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去破坏,去解构它。我之所以以“幸运”之名,更多时候也不过是想让自己记住,想让自己感受好一些,以及让自己学会更多的感恩。

    也就是说,我当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承认自然和人的关系,我承认有不可知的部分,也更加承认恰恰是无形的东西更影响有形的东西。

    之所以这么说,恰恰是因为我自己也常常抛开理性,同时,因为不思考的缘故,我可以更加自在。而如果真要论,我是说计算,或者说计较,很多东西确实可以掰扯掰扯,甚至还能够找到很多所谓的“证明”。不过,讲真的,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儿如何去琢磨都不为过,但如果用已经发生的事儿去盘算尚未发生的事儿,怎么失误也不算得是什么失误。

    这还不是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这种还是极端的。我是说,以更温和的不易觉察的潜移默化的,这种变化是无形之中产生影响的,你永远不知道阈值在哪,就像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你得到它,你才确定它是不是,但也只是这样而已,时间一久,就不见得了。你当然可以说,永远在发生着变化,却因人的疏忽或视而不见又或本能的抗拒或不敏感,继而理所当然,但谁又能去细论呢?

    我是说,我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然后我就时不时地会去想如何回报的事儿。往往这种时候,我总把自己当成是投资对象,因为我目前能拿得出手的确实有限,但我又不承认自己就是一无是处,至于我有什么吸引力或价值或魅力我又不知道,那我只好这样想了。这当然是符合人性的,无论是利益还是名声又或道德,还可以是感觉,这样使我感觉好受些。也就是说,抵消了“无知”,也可能是“愚蠢”,还可能是“无能”,抵消了它们带给我的负面影响,而是以一种祝福,馈赠,礼物的方式去感受到人的温暖,或冥冥之中的肯定。

    当然,这对于付出的人并不公平,可你要说公平,就像说投资就一定要回报,最起码心里得这样想,不然的话,倒像是骂自己愚蠢了。

    当然,我也知道这样说的话,挺叫人不舒服的,就好像明明是一片好心,可你非得说对方别有目的、别有用心、别有所图,然后带着这样的怀疑,也总是能找到一些“证据”的。至于这是否公允?大概是你心里接受起来会好受些这更重要。

    否则,怎么解释呢?如果无从解释是因为自己解释不了,然后因此怀疑和否定自己,这就大可不必了。

    所以说,人需要一点自恋,需要一点自欺欺人,还需要一点自娱自乐的精神。我是说,大可不必。

    大可不必怀揣着恶意去揣度,大可不必总抱着期待去希望,大可不必总指望着意外的惊喜,就像大可不必将平常的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又或拉踩它以显得自己高明或高人一等。只以“平常心”度之,没那么多讲究,也不需要讲究那么多。

    我是说,诚然会有所失望,会有所失落,会有所不自在,但好在也就只是这样。我是说,已经付出,已经发生,已经过去,如果自己都过不了这一关,接受不了,如果能后悔,如果觉得后悔不合适,如果总想着付出了那么多,好像还是可以要求一些的。我是说,如果心里好受一些的话,如果打定主意就是要切割干净,如果觉得这不好意思,大可不必,对方能回报或不回报,本就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吗?就像付出了,然后骂几句,总不能说是你本来就默认了,还这样,这不是无理取闹吗?大抵不该如此啊。总不至于“得了便宜还卖乖”?

    只是,怎么说呢?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便宜也未必占了便宜,所以,好像总归是没有道理。但,没有道理就没有道理呗。

    我并不是说,被骂几句或批评几句就如何如何,被伤害和无辜就如何如何,这些是没法量化的,就像你不能以极端个例去衡量普遍事例,哪怕在你这是普遍,在你看来是这样。但我还是觉得,不该如此。

    我是说,就像同样是摸肚子,有人说,对于饿的人他是饿的表现,对于饱的人他是饱的表现,所以,是这个人本身决定了这个人的看法。我并不认为有这么简单,就像饿的人能够很清楚辨别饿是如何的吗?饱的人就一定知道饱是如何的吗?包括我们很多的经验、见识、阅历,它们是如何来的呢?我并不认为它们大多是从普遍中来,恰恰相反,很多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素材,恰恰是因为它与众不同,然后又因为与众不同而格外关注,并最终有了所谓的结论,且大多是不实的。

    就比如一些常见的“谣言”。我是说很多老一辈的经验它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证实过,但是随着他们不断地和其他人进行观点的碰撞,结果是一群从未证实过的人达成了“共识”,于是,它们好像成为了“常识”。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但凡多翻翻科学杂志也就可见一斑。

    当然,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毕竟,很多的信任也并非是出于理性的,但由于信任它们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是说,大家集思广益,都愿意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总归是不错的,瑕不掩瑜吧。我是说,总得相信点什么,哪怕这样的相信可能是错的,但能够让我们感受更好些的话,让我们更踏实、自在、安定,似乎也无可厚非。

    其实,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我得到过很多的帮助,我并不觉得恰恰是雨淋过所以更深刻的感受到他人的温暖,温暖是存在的,感受却不是形式的,也恰恰不是形式的,所以温暖会暖很久很久。就像爱不是装模作样摆个样子,有个形式,然后付出了些什么,然后就说,最起码是付出了,是有形式,还愿意摆样子,很多人这样安慰自己,与其说安慰自己倒不如说自欺欺人居多。我是说,恰恰是爱,反而是无论是怎么个样子,还是都会有影响,却也依旧无法抹除爱的实质。

    就像很多人的热爱,未必见得坚持就是热爱,可能不坚持反而是一种保护。这话当然偏颇,但你最终会发现热爱并不需要什么坚持,坚持也未必不能转变成热爱。好像是废话,实际上就是这样啊,就像“大肚子”,还有人会觉得“怀孕”了呢,你却不会觉得一个男的也是这样,但这并不影响男的这么去想,难道说因为男的怀孕过?大抵不能这样去论。

    我是说,如果你真的了解人性,你就知道越是从穷乡僻壤出来的人,未必就见得比其他人更注重“乡里乡村”的交情,反而可能是为了远离而不择手段。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一定如此,只是说,经历过了未必就懂,不曾经历未必就一定不能懂,而是说,恻隐之心之本来已经不断发生了转变,我们并非一张“白纸”,但心中始终有“白纸”的那么一席之地,只是,未必见得就敢放心涂写或就有勇气去指手画脚。

    我是说,过去我一直无法理解莫名其妙想对他人好的这么一种“心境”吧。我称之为“心境”。就像直播,恰恰因为自己从事过这方面的运营工作,我看到有些主播就忍不住“好为人师”,然后还会给出实际打赏,有些则直接打赏。如果就前者而言,说不上来是因为自己付出过所以想要鼓励,还是因为想到之前的主播继而想要支持,但后者而言,可能就是那么一两个瞬间,我负担得起,我不需要去考虑这是不是理性,我也不用去想这样做是否真的对对方好。

    我是说,就像祝福,礼物,馈赠,从务实的角度当然是对方想要的最好,最有效嘛,因为对方需要恰好自己有,还挺愿意给的,然后就给得心甘情愿,毫不犹豫,这当然好,但对方不领情却还是收了,或收了不领情,然后反过来责怪什么。比如打赏然后嫌少,你就觉得对方真的是嫌弃,甚至是贪婪或贪心,或这就是对方的用心或技巧或策略,旨在让你打赏更多,从谋生的角度当然如此,如果恰好识别好像也不能让对方“得逞”,若后知后觉多半会觉得对方得了便宜还卖乖。可就真实情况而言,对于付出的也没什么好后悔的,因为本就没指着回报什么。当然付出了还得不到感谢,似乎是说对方不懂感恩。但怎么说呢?还是存在那么一种简单,就像再多也不至于“上头”,不至于付出百分百然后就要求别人高看一眼,即使人人喜爱的“RMB”,你的一块钱和别人十块钱的一块钱,你不能指望对方理解你的百分百而高看他人的十分之一,或反之。这大抵就是事实或理性或客观,它并没有那么动人。

    反而说,就我所知道的,其实愿意为你付出的,压根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就比如父亲,他能给的有限,虽然伤害似乎更多,但他从开不会说因此而避开我们独自享乐。他可能想的是分享,我们反而想的是是否我们所需,他可能想的是我给了,我们反而想的是你给的太少了,他甚至可能压根没多想,就像不会去想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父亲,因为他不需要给谁交代,但我们好像总在预期着什么,大抵是因为我们既期待自己也期待他人,还像是他对自己毫无要求却也未必真的没有要求,可我们不仅有要求且常常自己要求的做不到却也好像无关紧要……可能什么都没什么,可能什么就是什么,但最好是我们不必就什么而去挑剔什么。就像得失不计,自在随喜,随心随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实,有些东西是没法算那么清楚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at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