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篇文章呢《人生易老桥易老》,它的文章主要是结构上的优点。什么样的优点呢?它写到了,它的结构用了像诗一样的给它串到了一起了。“在我年少时,桥是满载星辉的一船欢笑。我在这头,伙伴在那头。稍大些,桥是离家夜归时的守候声音,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现如今,桥是横隔万水千山的屏障,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它这个地方最巧妙地就是运用像诗一样的语言,把几个场景进行连贯而且写得很美。在它的这种对比之中啊,或者是说它在这种场景的描绘之中,表现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怀念,以及自己对人生的特有的感触。
其实,你知道吗,老师最喜欢读的就是记叙文。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记叙文读出你的人生,看到你不一样的思想,能够知道也许那每时每刻有玻璃心的孩子能让我们动容而又美好。
在最后的时候呢,老师想给同学们念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当时我学生写的,参加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得全国特等奖的一篇文章。它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
其实要写出好的记叙文,哪里需要那种惊天动地的事件?只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间,能够感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触。那么,实际上就可以有一篇很好的记叙文。
这篇文章有一个很奇怪的题目——当年这个作文大赛叫做“躺在床上”。同学们,听到这个作文题目,是不是觉得很奇特呀?怎么会有躺在床上这样的题目呢?但是,就是这样子的一个题目,却写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文章,我们来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躺在床上》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帘轻轻地洒在床边,凉风阵阵袭来,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蹑手蹑脚地上了床。我在心里估摸着时间,心想应该差不多了吧?
这时,房门传来断断续续的吱呀声。我赶忙掩上被子,假装熟睡,偷偷地眯缝着眼睛看着门。渐渐的,一条微弱的光线从门缝射进来。尽管动作十分轻柔,但对于清醒的我还是听得十分清楚。
于是我故意加重了呼吸,我隐隐约约地看见有微弱的水蒸气从门缝涌入。慢慢地门缝中透出的光亮越来越弱,混合着水汽的光亮渐渐混成了一条细线,最后凝结成了一个光点。连上门的声音是那么小心,小心地连这寂静的夜似乎也没有感觉到。
我躺在床上,撩开被子,透过月光看着刚刚被掩上了门,小声地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一幕,我早已习惯了。已经差不多12点了,如果我再不熄灯,妈妈还会陪我熬下去。
我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妈妈的房门关上了。我想这时的妈妈,终于可以睡觉了。在梦里,希望妈妈不要再为我太操劳了。泪水不听使唤的落了下来,不知何故,我心里感觉到一股莫名的悲伤。我常常在想,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能逃避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要像无数人一样,点着一盏青灯,望着星空,然后低下头把一张又一张的卷子写完。在奋斗的岁月中,有我的泪水、汗水,也有欢笑。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可是为什么在我的奋斗中,更多的是妈妈无声的陪伴,在陪伴中抹去了妈妈当初的模样……
我感激妈妈的陪伴,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的辛苦,要两个人背?我一直以为妈妈是那个喜欢穿着高跟鞋,唱着歌,到哪都风风火火,引人注目的焦点。不知何时,妈妈也成了一个为孩子学习操心的中年妇人。我很久没有见过妈妈唱歌,也没有见过妈妈开心爽朗的大笑。每一个夜里,他总是给我端完牛奶,一个人坐在客厅,看着无声的电视,直到我也安静的睡去。
躺在床上,我多么希望我的妈妈可以像过去一样,在我耳边唱出欢乐的歌曲,露出真心的微笑,可以快快乐乐地做自己。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妈妈除了拥有我,还拥有一个我最珍贵的宝贝——那就是妈妈自己。
躺在柔软的床上,朦胧中,我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浙大通知书。妈妈笑靥如花的站在我身旁,又唱起了她最喜欢的那首歌:“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这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啊,穿过春夏秋冬……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少年到白头……”
这个文章当时是高一的时候写的,这个孩子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孩子。唉,他的故事不想再说了,只是当时很遗憾他考上了中央美院。可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城市吧,于是就放弃了。所以,有些人的人生,是在自己的思考和思索中间走,没有对错,只有感悟。
最后,老师说时间就要结束了,我希望你可以从这堂课中间,学到你要学到的东西。无论是记叙文的写作还是对自己人生的感触,无论哪一个方面,我都希望你有些收获。你有什么样子的收获,什么样子的故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有人愿意听,所以你可以用你的笔把它安静的写下来。
我们常想用我的笔写我的心,那么我们如何把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中体现呢?这堂课,老师为同学们精选了一些文章,因为它们结构紧凑、内容真实、语言质朴,却处处体现了真情。也希望同学,通过这些文章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同时也能给你更多的参考,写出更好的文章。
愿我的真心,不辜负你的努力;愿你的努力,不枉费我的真心。从此之后,希望你不要说我的语文不好,如果有人告诉你说啊你的语文真不好,你告诉他我只是在路上而已。在路上,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学得更好,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