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26906/6f49aa08984748e9.jpg)
重写李笑来:
一年52个概念,用自己的话“缝合”一遍,写一个自己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实践版。
此活动由虚舟发起,我参与的全部文章将发布在我的微信公众号“用字如心”(ID:yongziruxin)上,让你看到专栏在我身上起的作用。(也会发布在我的简书“用字如心”上)。
第十四课讲了什么?
1.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你如何对待它,它也如何对待你,什么样的人生存在什么世界。
2.它总能向你证明你是对的,即便在你错得离谱的情况下。
第十四课的思考与行动是什么?
1
笑来老师从金光的身上学到了重要的两课。第一课,他证明了乘坐同样一艘游轮、同一个航线的行者,他一路上遇到了数不清的好人,另一人却遇到了想像不到的许多坏人——简单来说,他的经历深刻地印证了“自证预言”的存在。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善意的,他就是能遇到数不清的好人!(插播小预告:第二课是下篇文章不抱怨。)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为什么呢?这个世界是由无数有生命、有灵魂的人组成的,于是最后这个世界也是有生命、有灵魂的。每个人对善恶的理解,塑造了自己,也影响了周围的人,最终塑造了这个世界。
笑来老师认为,人在最初是没有善恶的,是有了善恶的念头以后,这个人所在的世界也有了善恶。
2
人之初无善恶,这和多年前我听到的许宜铭的言论有很多的相似。当然了,自证预言这个概念,本身也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个社会心理学现象。这个专栏里的很多概念,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哪里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深刻地反映了问题的本质。
自证预言存在吗?存在的。比如说,我们会看到乐观的人,就是愿意在遇到困难以后再多“挣扎”一下,最终解决了问题,收获更多成果或者快乐。于是他们进入一个正循环。
倒推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否也来自于多年前我们内心的“自证预言”。再进一步想,活在未来,我们可以从现在改写“自证预言”的脚本。《吸引力法则》影片里举了一个例子,某位财经领域经理,她把“挣钱又辛苦又累”,努力改成“Money comes easy and frequently.”——当然,这在一开始并不容易。
3
其实本篇文章的概念,特别适合和下一篇“不抱怨”结合在一起看。
笑来老师举的2个例子很有趣,适合反复琢磨。
第一个例子说,如果有人不小心伤害到了你,你可以认为他是故意的,也可以想一想:其实自己也可能有误伤别人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你足够宽容,其实可以找到对方,客观地讲到自己的处境,请对方下次不要再伤害自己。大多数情况下,他非故意,即使再伤害到你的利益,也会主动找到你道歉。
这是一个很好的化解怨气的方式。
我想到自己也曾经无意中伤害过一位同事,在事情过去一个月,我才从另一位的同事口中知道我给她造成了伤害。时间过去,我已经没有机会向她本人道歉了。包括学生时代,我也犯过一些愚蠢的错误,给一些同学造成了困扰,同样没有机会向人道歉了。
由此我想到,很多时候我觉得不可理喻的人,也许只是和我一样,不知道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吧。
做人,想要活得不愚蠢,还真难,自己都做不到,何况别人呢。
第二个例子说,有些学生抱怨,导师盘剥他们,干活不给工钱/给很少的工钱。笑来老师的态度是,工钱和成长比,简直微不足道!将来你用自己的能力,可以赚到多得多的钱,何苦在意这一点回报?善待自己(富裕)的世界,让导师活在他自己“恶”(贫瘠)的世界里去吧。
这一例子让我想得很远。比如人出生就有贫富贵贱,但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你可以走出一条更宽敞的自己的路。就比如笑来老师自己,读书路不怎么顺,去韩国也没学到什么,虽然做生意赚了一点钱,真正的飞跃也是从进了新东方以后开始的。但是如果执着于自己的现状,显然不会有后面的笑来老师。所以,想明白,我们还是得活在未来,看得长远一些。
因此,若你用宽容、认真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反馈给你宽容、认真。
4
你的世界里有哪些不美好的地方?那之中,有多少其实可能是你自己的选择?
这是本篇文章的思考题。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就好像自己是手握一只神笔的马良,未来的生活怎样,全靠你自己描绘。问题是,你想画成什么样呢?
至少,我希望我的世界是美好的。可以是宽容的、认真的。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