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们用自己不细致不严谨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化作诗句,流传千古。
例如唐朝诗人卢照邻有“只羡鸳鸯不羡仙”的诗句,来形容恋人相伴相爱,由此鸳鸯也成为白头到老,不离不弃的忠贞爱情的象征。
通过现在科学观察研究发现,鸳鸯并不是终身配偶制。
在一些公园景点的水池里,经常能够见到成双成对的鸳鸯悠闲地游来游去。它的形象被人们当作模范夫妻的代表。
鸳鸯这种美丽的鸟,是雁形目鸭科,其实就是一种漂亮的鸭子。
但它的雌鸟和雄鸟差别很大,雄鸟一身华彩,特别是在春季,米白色的宽大眉纹,粉红色的小嘴,配上独特的棕红帆状羽,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而雌鸟则看着灰不溜秋,一身灰衣,看着很寒碜。
但人们经常以为灰不溜秋的是雄鸟。
其实在鸟类世界中,很多的雄鸟都要比雌鸟漂亮。大部分雄鸟比雌鸟羽色亮丽,这与鸟类的求偶和繁殖习性有关,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漂亮的羽毛和悦耳的歌声一样,是雄鸟吸引雌鸟的杀手锏,当雄鸟有了鲜艳动人的外表,就可能赢得更多的“爱人”。
对于绝大多数鸟类来说,孵卵和育雏任务主要由雌鸟承担,而雌鸟孵卵时要长时间呆在鸟巢里,灰暗的羽毛与周围环境相似,这样就不容易暴露自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开天敌,有利于保护自己和雏鸟的安全。
反之,以彩鹬为代表的极少数鸟类,雌鸟的羽色比雄鸟更为艳丽,这些雌鸟羽色斑斓,在繁殖中通常由雄鸟承担孵卵和育雏任务。
当夏季来临时,雄鸟完成了交配任务后,就会换上和雌鸟相似的外衣。这种暗淡的羽毛又名蚀羽,是鸭子和其他少数鸟类的特殊换羽阶段。
换上这身羽毛的同时,它们翅膀的羽毛会脱落,为长出新的飞羽做准备,因此在蚀羽阶段,它们几乎是不能飞行的,也只有换上这身低调的装束才能更好地躲避天敌。
但如何分别出它们的雌雄呢?可以通过嘴巴的颜色来分辨,粉红色的小嘴就是成年雄鸟身份的象征。
鸳鸯是自然之鸟,它是环境的指示物种之一。它们多繁殖于山地森林的河流、小溪附近,有鸳鸯繁殖的水域,往往说明水质条件较好。
它以水草、虾、昆虫为食,若是水质较差的环境,缺乏满足它们觅食繁殖条件,自然就很难看到鸳鸯的身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