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创作者:酱紫侃书
您关注“酱紫侃书”,我为您解读好书:《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
开篇说:
本期为大家精选的好书是《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老师,他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作家。
他出版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往往见解独到,分析深刻。
喜欢心理学的朋友可以通过阅读我的文章来感受它的奥秘哦!
我也是无意间看了武老师写的书《梦知道答案》《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之后,而对心理学有了特殊的寄予和情感。
因为在他的书中,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我又重新找到了我自己!
在这本书的序中,作者提到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几种情绪。
以下几点,我感触颇深:
①
我们在生活中总有很多要感谢的人或事,但往往却容易忽视自己。
这本书告诫我们:要学会感谢自己,拥抱自己内心中最痛苦、最黑暗的部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②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完美的东西,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很完美或者认为自己的家庭很完美,那么这个人一定存在问题。
一个简单的评价评价标准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一个人所能够接纳痛苦的程度成正比。
因为觉得完美的人,总是把自己的痛苦消灭了或分裂出去了,在他或她的意识里似乎是没有痛苦了。
③
生活中有快乐,也自然会有悲伤,或者用专业一点的说法,叫做"哀伤过程"。
任何的失去都会引起我们内心的悲伤。
如果让这悲伤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面流动,那就意味着我们接受了失去。
当然,悲伤的流动是需要时间的。
这也让我想起人们口头上常说的一句话,“时间是最好的疗药”!
不管是失恋、亲人离世,还是其他……
如果不能接受失去,总是想否认痛苦,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有多不幸,总是想和已经失去的事实较劲,那么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成悲伤的过程,也永远无法真正摆脱痛苦的束缚!
在今天的新闻中,很不幸地看到一个妙龄少女因失恋而跳楼自杀了……
这样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为何会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
也许,这就是不愿意接受人生真相的原因!
④
愤怒或者攻击性也是生活中经常会感受到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不能直接对另一个人表达愤怒,而是间接的地去表达攻击,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被动攻击"。
一个人若有愤怒,她或他能够觉知到自己的愤怒,并能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愤怒,这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而弗洛伊德也曾说过:"一个人能否合理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
如果一个人做不到以上所说的,那么必然会有心理疾病。
⑤
恐惧或者害怕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体验。
作者说,“越让自己害怕的东西就对自己越重要”。
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从心理学的研究上来看,对自己情绪的担心和害怕,往往来自于童年。
而且自己也通过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发现:
长大后的行为习惯或者是情绪等,基本上都可追溯到自己的小时候。
可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不是瞎说的!
如果小时候,与父母分离较多,或者缺乏爱,长大后,不安全感就会如影随形!
⑥
内疚和羞耻是这个世上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感受。
因为这类情绪的"过错方"通常被认为是我们自己本身。
就我本人来说,我是一个内向性格的人,大部分的时间,我喜欢自己一个人独自安静地待着。
说实话,我讨厌人际关系方面的应酬, 我觉得这就是自己本来的样子。
不过,幸好自己不是一个不懂得拒绝的人,更不是一个不会表达攻击的人,当然前提是突破了我的底线和原则。
作者说,“不会拒绝别人,通常在自己的关系中会非常不自由”。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那就意味着你在处理内疚方面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总结:
罗杰斯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别人说的,更是对自己说的!
理解和接纳的是什么呢?
是自己心理上的那些黑暗面!
因为身体比头脑更重要,感受比想法更重要!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快快关注“酱紫侃书”,我为您解读好书!
您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感谢您关注、评论、点赞、收藏、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