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连载】知行小苑(一)

【连载】知行小苑(一)

作者: 知行小苑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21:23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我一直梦想有这么一个地方:那儿有错落的小木房,房子是用青竹建成的,房檐花藤缠绕,垂藤随风摇曳。房子的不远处,有一条小溪经过,游鱼戏水,水声潺潺。稻的海洋在风的抚摸下波澜起伏,夜晚可以枕得蛙声入梦来。

        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疏影点点,鸟语花香。庭院的柳树下,一方砚台,一架古琴,墨香与琴声缠绵。

        放眼望去,四周是连绵的群山,不险高也不平低的那种。采摘青茶回家的农人,一路高歌飞扬,这边唱来那边和,情意融洽。

        后来我把这个梦讲给好友雷廷。他说,这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吧,算是一个美丽的乌托邦。乌托邦?看来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虽说是幻想,但我不死心,我想:桃花源找不到,找一个带茅屋的小院子总可以吧。那段时间我特别痛苦,总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发泄却一直找不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中国的当代艺术,太多的艺术家太过聪明,但却没有艺术,准确的说是人对生活的基本感受。我坚持认为,艺术需要直觉,这个时代的艺术,需要恢复我们特有的感知世界的能力。那段时间越来越觉得我和这个社会有隔阂,有点愤世嫉俗。有这心态应该离人远一点,不要妨碍那些活得正好的人。从别人的生活中退出来。就像梭罗诉说自己去瓦尔登湖畔生活两年多的目的:我去树林里生活,因为我希望活得更有意义,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并且证实自己是否能够领悟生活的全部内涵。 当我离开入世的时候,自己是否能够明白自己度过的一生。我不愿意过毫无意义的生活,生命何其宝贵。它也不愿意听之任之,除非很有必要这样做。我想深入生活内部,挖掘出生活的真正意义,像斯巴达人那样刻苦、俭朴的生活,消除所有无意义的生活因素,把他们一网打尽,全部剪除,把生活逼近最小范围的角落。如果证明生活是鄙俗的,为什么还要去探求所有真正的鄙俗的生活因素,并将它们公布于众?如果是一种高尚的生活,就去真实的感受它,在下一次远足时我就能够真实的记录它。对我来说,奇怪的是,大多数人似乎并不能确定这种生活属于魔鬼还是上帝。他们和我一样,既平静又焦虑,平静在自己的本来面目中,焦虑在于按捺不住表态的冲动。

        我想找的小院子,应该简约,秀洁,装的下我的焦虑和无奈。线条要好,气韵更要足。黛黑的屋瓦与粉白的马头墙,当然最好;若能再随意勾出几道隐约的山影、溪流,差不多就够味了。恰巧读到了这么一首诗,很合感觉:

         结一庐草房,围半壁篱笆。

        不植高枝,不求闻达。

        闲来时,种种竹,养养花。

         斟二两米酒,读三本诗书,画四五幅画。

        不羡鸳鸯不羡仙,

        延年益寿,清风明月。

        我说:生活如画!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知行小苑(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nj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