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解定投最有效的方式究竟什么是?
讲定投时,笑来老师引用了许多权威数据,
比如比特币历史价格, 标准普尔500指数, 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世界指数 等等,
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是:每周定投比特币100美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3177353/b6cd069c82c7582e.jpg)
笑来老师称这张图为“天启”,他曾建议大家:打印下来,贴墙上天天看。
这张图表笑来老师经常用,我们很熟悉了,
通过它,你可能“看到了”定投策略的神奇,也“理解了”定投策略背后的机理。
然而,你可能没意识到:
用数据讲故事,是讲解定投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没有之一。
笑来老师喜欢使用类比,
然而,在讲定投时,他更爱用数据讲故事,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统计,笑来老师在 73天内 10次引用定投比特币 100美元的例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3177353/7ceecd921e774b39.png)
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没有哪个类比是每次都要用的,
但是,几乎每次讲定投,笑来老师都会讲到定投比特币 100美元的故事,
用它来揭示定投策略的神奇之处,
这说明什么?
或许,笑来老师也认为用数据讲故事是讲定投最有效的方式;
或者,连笑来老师都找不出比用数据讲故事更有效的类比,
不然他怎么每次讲定投都要讲这个例子呢?
在定投改变命运第三版,1.1定投策略及其效果展示中,笑来老师写道:
如此简单的策略是否真的有效?用数据说话最靠谱。
![](https://img.haomeiwen.com/i3177353/7068d7cc5403fa2d.png)
数据不说谎,图表很直观,在讲解定投时,用数据讲故事比用类比更为有效,
为什么?
首先,图表简单直观,粗暴有效,
其次,很多关于定投的类比并不恰当,比如把比特币比作电子黄金...
来看一下类比和用数据讲故事的思考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3177353/db4941c3d9246091.png)
使用类比,关键在于要找到一个和X相似,且对方肯定理解的A,
而用数据讲故事时,A可以是对方没见过,暂时还不理解的。
我们给身边的人讲定投时,在多数情况下,之所以效果不好,就是因为:
我们很难找到那个对方肯定理解的A
——对方可能压根就没有投资的经验,
而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搞不好不仅没有A,反倒是有-A,
那你怎么用类比讲嘛?
并且,再精妙的类比,A也只是约等于X,而用数据讲故事,A∈X,A对,那么X也就对。
所以说,在讲解定投这个场景下,用数据讲故事显然更为有效,甚至最为有效。
二,讲解定投,为啥要用数据讲故事?
用数据讲故事有效,用自己的数据讲故事最有效。
我们要学习笑来老师的说辞,既然笑来老师每次讲定投都用,那么我们讲定投时为啥不用?
我们要用,不仅要用,还要用自己的数据,自己做到了,最有说服力,不是吗?
这张图表简单直观,粗暴有效,但它不是最有效的例子,因为它是模拟数据,
其结果基于我们能够严格地执行定投策略,定时定额地投资87周,它是一个完美的定投情况。
然而,据我观察,大部分人不是这样定投的,包括笑来老师,也包括绝大多数践行群的战友。
即便我们能做到定时,但定额却不太现实,原因很简单:
我们会不断提升场外赚钱的能力。
我能做到定时,每月28号定投,但我做不到定额,因为我的定投金额是上个月收入的20%。
当场外赚钱能力显著提升,定投金额也会相应地增加;当经济出现困难,自然也会少投一些;
这样做虽然不完美,但更容易做到长期,毕竟每月定投收入的 20%不会影响我的生活。
(受笑来老师的文章启发,如果你的收入被压缩了 20%,你终究还是会适应 理财:如何开始)
同样,即使你不是按收入的比例去定投,
当你的场外赚钱能力提升了 10倍,你也很可能增加定投金额,不是吗?
大多数人都会进行这样的调整,因此,我们的定投数据不会那么完美,甚至会千差万别。
这一点,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做了一张定投记录表,目前有81位践行群战友在使用。
刚开始的版本,偶尔会出现一些BUG,我要给他们解决,一般有两种方法,
请对方把记录表发给我,或者我们用QQ分享屏幕,我指导操作。
于是,我就不可避免的看到了一些战友的定投记录,的确是千差万别:
有每天定投的,也有按周或按月定投的;有人一个月才定投 500 元,有人一次就定投上万元;
每个人定投的频率,金额都很不一样,这就是真实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
同样践行定投策略的我们,最终都能获得很大收益吗?
我认为会的,因为定投策略的核心本质之一是长期持有 —— 持有期限越长越能保证盈利
做到只买不卖,长期持有两个大周期以上,我们都会获得很大收益。
当然,我这是基于逻辑的理性判断,至于事实,还是得用数据说话。
定投策略无需再次改良,但须首次被验证。
定投策略如此简单直接,粗暴有效,乃至于几乎人人都可以正确掌握进而正确践行。
定投策略的核心在于长期持有,因此对定投策略的进一步改良注定无效。
笑来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
对定投策略的任何改良都是徒劳。
定投策略无需再次改良,然而,它需要首次被验证。
在如何抵御无所不在的FOMO中(2019.08.09,践行群),笑来老师讲到这么一个问题:
定投策略如此简单,神奇,粗暴,有效。
那为什么研究者们不把定投策略当做推荐的解决方案呢?
这个现象解释起来有趣到看起来荒谬的地步:
他们实在找不到那么多的有效样本,可供调查研究。
找不出足够的研究样本,因此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因此他们没办法推荐定投策略,多可惜啊!!!
话说回来,对于学术圈的学者,要想找到足够的研究样本真的很难,
幸运的是,笑来老师创建了BOX定投践行群,
如果说,有一天真的有什么研究结果可以出现的话,
BOX定投群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提供完整,可供研究数据的地方了吧。
笑来课堂上曾经有一个讨论: 能跟完两个周期的学员能有 20%吗 ?
笑来老师表示:估计比这个少。但,外面是 十万分之一。
我们且按 20%算,截止到19年11月6日,践行群人数为 3461,我们按 3000人算。
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大概有 600人能走完两个大周期。
进一步,如果这 600人中的 20%记录定投数据的话,
那么,至少会产生 120份完整的定投数据可供调查研究。
也许定投策略将首次被验证,在践行群,而我们是这个伟大实验的参与者。
我们可以把数据提交给笑来老师,让他找一些信得过的研究者做研究,
也可以自己做成定投可视化作品,以实名或匿名的方式,共同上传到一个网站上去,
想象一下,到时随便点开一张图表,就是咱们践行群其中一位战友的定投记录,
图表直观地显示了他是怎样定投的,场外赚钱能力是否在提升?他的收益来自于哪里?
到那时,笑来老师也不用在讲定投比特币 100美元的故事了,践行群有大量的真实的案例。
因此我倡导大家在定投的同时,多做一步,把你的定投数据也记录下来。
如果你能坚持定投,那么你就能坚持记录,
如果你保留了记录,那么若干年后,
你不仅财富自由,你还能验证定投。
这对你的家人,后代,朋友都有巨大的意义,你做到了,参与了一个或许能改变世界的实验。
这些研究结果也好,定投可视化也好,拿给你的家人,后代,朋友去看,他们会以你为荣:
你做到了,也让他们看到了,你成了能说那话的人。
三,用数据讲故事,怎么做?
定投策略如此简单粗暴,长期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买,
而用数据讲故事也很简单,只需把“买”这个动作记下来,
①啥时候买?——定投日期
②买了多少?——定投金额
③买到多少?——买入数量
有这三个就行,至于买入单价,持仓成本,投资总额,资产净值,收益,收益率,定投次数,
这些都不用记,用透视表或公式都能算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3177353/2cfdaf095def0b05.jpg)
比如定投比特币 X美元的图表,经常有人问我怎么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3177353/7bd491522a459db5.jpg)
这里面涉及到四个字段:投资总额,资产净值,投资收益以及定投收益率
投资总额,用定投金额进行累加;资产净值,等于当天价格*买入数量的累计;
投资收益,就是用资产净值减去投资总额;定投收益率则是收益除以投资总额;
这些都能自动计算出来,关键是把买的这个动作记下来!
事实上,我设计的定投记录表,从第一代到第六代,都只需要记录这几个信息。
那么,你可以自己新建一张Excel表格,把这几个字段记下来;
也可以在微信上搜小程序,“我爱定投”,用张燚做的小程序记录;
如果你对可视化有需求,也可以在Flowin购买我的表格,我会不断迭代表格和可视化。
定投记录表 购买链接:https://flowin.xin/products/18534947
![](https://img.haomeiwen.com/i3177353/2d35062bcac9cc09.jpg)
写这篇文章,因为我想传达一个见解:
用数据讲故事,是讲解定投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没有之一。
同时,呼吁各位BOX定投践行者多做一件事:
记录定投数据。
两个大周期之后,我们财富自由,我们验证定投,
一起用数据讲述属于我们的定投故事,好吗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