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性”影响网民责任意识

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性”影响网民责任意识

作者: 80403205282e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08:11 被阅读0次

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有密码,都有锁屏,不少人的密码连最亲近的人也不告诉,手机是最为私密的领域和空间。似乎在这样一种物理的“保护”下,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可以让自己在网络空间自由探索。

图片来源:Pexels

所有的社交账号、各类软件的账号只有极少数人使用真名,都使用了昵称。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构建理想自我。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缺点,但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理想化构建自我,昵称、头像、介绍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同一个社交产品可以更换,不同的软件账号也是可以更换的。这和现实世界的相对“唯一性”有很大的区别。

2.外部约束变小。因为匿名性的存在,无论是网络信息探索,是与网友交流、内容评论,都显得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信息探索更大胆,观点更激进,情绪更高昂。认为匿名性带来的是“无人知晓”,导致外部约束力的下降,就如同没有监控探头的十字路口,闯红灯的人会增加。匿名性导致淡化他人评价,从而网络行为更加“自由”,导致责任意识的下降。

特别是小朋友,对于社会规则的建立还不成熟,道德感的建立也还不成熟,所以在网络环境中更容易表现出“夸张”“激进”的行为。而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也并非自由空间,对于一般网民来说,任何的行为、任何的网络痕迹均可获取。如果自己的偶然“激进”行为并未受到惩罚,那不是说明无人知晓、没有管理,仅仅是因为管理的成本问题,目前造成伤害和影响还不足以引起“网络警察”的注意和调查。

“3,2,1,停!”你想一想,曾经在网络做过哪些事情是不愿意给人透露的,这样的行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呢?


注:

1)为什么在文章里经常会看到“3,2,1,停!”的字眼?原因:提醒你在看他的内容,要想你自己的事情,那是一个启动你思考的信号,可以点击此处查看具体分析。

2)为什么文中会频繁出现“他”,这个“他”即作者自己,用“他”是为了尽量较少自我陈述,站在第三人称的视角写文字,以此提醒自己尽可能客观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性”影响网民责任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ym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