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几个月前,你将全部资金都投入到A股上,最近遇事需要用钱,看了看持仓的股票,有三只股票处于浮盈,七只股票浮亏。如果你最终决定卖出浮盈的股票以解决眼下的资金需求,说明你存在“心理账户”这个投资决策上的心里偏误。在投资实践中,多数人倾向于先卖出盈利股票以锁定成功投资带来的快乐。延迟卖出亏损股票,将亏损保持在账面上,降低投资失败带来的痛苦。
“心理账户”这个概念说的是我们在组织和经营自己生活的时候,会像会计一样,给决策建立不同的账户,衡量利弊,计算损益。在投资活动中,“心理账户”的误区,使人们忘记了衡量投资成败的标准,不在于具体的某一个或几个决策的结果,而在于整体收益、亏损情况。
“心理账户”的认知偏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不仅仅局限于投资领域。比如有些公司职工所用办公电脑配置低下,严重影响办公效率,但因公司规定办公电脑必须达到特定年限(比如7年)才允许申请更新,很多积极上进的人为此白白搭上了大量宝贵的时间、精力。殊不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浪费的时间,都是自己的时间,而时间是每个人获取工作、生活中的成长与进步的最宝贵资源,无视最宝贵的资源是舍本逐末的愚蠢行为。
没有全局观念,忽略根本目标,拘泥于细节,过分计较一时一事之得失,是陷入“心理账户”误区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