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余归故里

余归故里

作者: 紫萚 | 来源:发表于2016-06-28 14:55 被阅读0次

     四天三夜,再一次回到老家,再一次感受到爷爷奶奶的热情与欣喜,似一场阔别已久的重逢,亦或是一种未名的小心翼翼,就像是情人间的小纠结,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情感表达,奇怪到习以为常,让人慢慢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地理所当然。

     回家的第二天去爬了南木岭,看到了据说很灵的五岳庙。我竟是从不知道原来离家不远的山岭之上还会有如此极富神话色彩的佛门之地。听爷爷说父母的姻缘签便是在这座庙宇求得,我自是不信。神佛思想是多么久远的事了,如今的少年们谁还会相信鬼神之说?可是当爸爸一脸怀念的说着他和妈妈上山求签的经过,一字一句帮我还原解读签文时,我忽然不知该如何作答。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还记得如此清楚,可见那是多么深入人心的美好记忆。“有缘千里来相会,蝴蝶引路来相逢……”若是无缘,又怎会跨过地域的鸿沟相遇相知?我忽然有些相信了,或许真如佛家所言,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吧!

     如今的五岳庙早已没了往昔的风采,寺内没有穿着僧袍的沙弥,也不见旺盛的香火,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默默地守着伴着,看尽日升月落,迎送春夏秋冬。老人似是与爷爷熟识,见到爷爷和我们激动不已。

“老哥哥啊,你都好久没来这冷清的地儿了……”满脸的哀伤,满脸的无奈,像极了这古庙。

     庙宇很旧,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沧桑感,门前的那棵老树已经活了好几百年,看尽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几百年的老旧时光静默枯坐,陪着山顶的五岳殿,阅尽众生百态。虔诚的信徒不远万里前来,匍匐在佛脚之下,沐浴着佛光,心满意足。

     其实几百年前甚至更早的老百姓们心思很简单,丰衣足食,平安顺遂。那是物质文明达不到如今这般地步下的无奈。古时皇权思想深入人心,不管当权者对错与否都不能也不敢去质疑去反抗,唯有寄希望于上天,于来世。坊间关于十世善人与十世恶人的传奇故事一时流传,怕是也少不了这神佛思想的洗礼。

     内心忽然涌上一股悲凉,为了这沉寂的古寺,也为了这多年如一日守护残庙的老人。百年之后,当知晓古庙的人们尽皆离去,谁还会再想起南木岭上这座历经世俗洗礼的寺庙。到那时只怕这五岳庙会更加寂寞,更加颓败吧。

     我只觉得很惭愧,对于这片土地,还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淳朴的人们。我从未好好了解过这片土地,虽然我的祖先就长眠于此;虽然我的爷爷对这片土地无比的热爱与眷恋;虽然我的父亲生于斯长于斯。最尴尬的莫过于乡邻们亲切的唤着你的小名而你却一脸茫然只能笑而不语来以示礼貌。“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想我大抵是明白了这种悲哀。

       余归故里,春风不识路……

       我嗅到故土又芬芳如初。

相关文章

  • 余归故里

    四天三夜,再一次回到老家,再一次感受到爷爷奶奶的热情与欣喜,似一场阔别已久的重逢,亦或是一种未名的小心翼翼,就...

  • 归乡

    西风送君归故里 蔓草千尺掩门庭 二十余载天涯客 相逢终究是路人

  • 《归故里》

    城南楼宇孤烟乱,城北庙宇人拍案。 绿杨枯草冬渐进,泪眼乡愁先已断。 庄周渐变日益新,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阔别襁褓...

  • 归故里

    总有一天 荣归故里 面朝黄土 自掘坟墓

  • 归故里

    归故里 追北赶西寒潮去 飞南奔东春风起 十载一朝归故里 百里孤身觅至亲 循序渐进车不急 杂乱无章心难定 同...

  • 归故里

    繁花落尽西风起,晨雾烟波里。 严霜枫叶红,黄叶飘满地。 小径幽深簌簌响,何时归故乡?

  • 故里归

    故里归一 几堆小坟新置,几缕炊烟轻飘。村头十里路不识,寻得记忆又差错,斜斜草树夕阳照,一人孤影泪迷离。 ...

  • 归故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少小离家老大回...

  • 归故里

    昨夜乘梦归洛阳 殿上青灯已无芒 心怀神疑问三皇 执笔提书论十方

  • 归故里

    今天,回到故乡 绵绵细雨迎接我的归来 是思念已久么? 没有离开的时候,不觉得她有多美 离开之后,才发现思念不断 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归故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et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