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三国
论三国•吴(气)

论三国•吴(气)

作者: 当年明日 | 来源:发表于2018-02-19 09:31 被阅读0次
论三国•吴(气)

      上次说蜀,这次讲吴。吴国是三国里底气最不足的国家(我是怎么认为的)。人家曹操打黄巾起家,从除十常侍,干董卓到官渡和袁绍刚,没少打仗,也没少打败仗,一步一个坑。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太地道,但人家也是白手起家,北方那么大,不没点本事怎么打下来。

      刘备也是不容易,同样打黄巾起家,兄弟三撸起袖子一起上,从汝南到荆州再到新野再到江夏,投奔过公孙瓒,袁绍,刘表,还到亲家孙权那寄居了一会儿最后才被扶到蜀州。期间一个惨字了得。

      至于孙权...打自家旺财起家,摇摇晃晃踩着父亲兄弟的尸体走上吴主之位。主子如此,吴国更不用说了,底气实在不足。刘备曹丕都称了皇,孙权在众人拥护之下,壮了壮胆,最后才决定称王。期间还曾向小他的曹丕称了臣。

      吴国有那几口气呢?第一口气,江东弟子多才俊。没有周瑜鲁肃打的赢赤壁之战吗?没有陆逊打的赢陵夷之战吗?没有陆抗能在晋的巨压下苟延残喘数年吗?没有朱然,徐盛等人才江东能在魏国的打击下屹立不倒吗?人才是东吴的立国之本,这个老本直到吴国晚期还没有啃尽。第二口气,长江天险,滚滚长江是曹兵的天敌,大多中原北方的人不识水,一上船就东倒西歪,能打仗吗?可惜曹操的兵大都是北人。就这样东吴在长江的保护和东吴弟子的守护下延续了数十年。

      吴的气不足但是稳,这两口气一直没断。蜀国之所以灭的比吴早是因为蜀的气随盛,但是不稳,容易自己断气。但吴不会自己断气,因为吴的第一口气是人才,东吴人不死绝,这气就不会断。可惜凡事都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孙皓,活生生把陆抗弄死,把东吴这口气自己掐断了,其实也算不上掐断,只是把这口气堵上了。第二口气也不会断,长江总不会干枯吧。蜀国的蜀道没人守了,吴国的长江有人防。可惜吴国已成了一个耗氧大的大胖子,一口气难以维持东吴的生存,最后在与晋这个后起之秀的决战中倒下了。

相关文章

  • 论三国•吴(气)

    上次说蜀,这次讲吴。吴国是三国里底气最不足的国家(我是怎么认为的)。人家曹操打黄巾起家,从除十常侍,干董卓到...

  • 三国小论

    三国小论 青梅煮酒论三国, 遥忆当年长坂坡。 虎牢关上奉先勇, 吴卒新野唱凯歌。

  • 论三国•蜀(气)

    三国也算是我的历史启蒙教材了,儿时,我被里面个性鲜明的角色吸引。现在,我依旧捧着三国演义,三国志,可到不是想...

  • 陆玑对古"兰"的解释是凭空杜撰

    历史上,把古兰认定为疑似泽兰或泽兰类植物、被泽兰论视为权威的主要是四个重要历史人物:三国时《吴普本草》的作者吴普、...

  • 《反经》三国权

    《反经》三国权 【原文】 (《蜀》、《吴》、《魏》)论曰:臣闻昔汉氏不纲,网漏凶狡。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

  • 【幽默】新三国志之一(2)

    二.三国交战,科技群英逞英雄 吴魏之战临近,周瑜忧虑着:“于吉啊,论武我国比不上魏国,谋略我们也和魏国相差不大,只...

  • 成语故事:【虎踞龙盘】

    【虎踞龙盘】《太平御览》引张勃《吴录》记载,三国时,诸葛亮论金陵(南京)地形时曾说:“钟阜龙盘,石城虎踞。”意思是...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47)

    中国历代著名作家和作品 三、三国魏蜀吴晋南北朝时期 曹操:《观沧海》、《龟虽寿》等 曹丕:《燕歌行》、《典论·论文...

  • 论气

    平日多争气,再来说时气。 不去生闲气,和人少斗气。

  • 论“气”

    胸中有书气自华,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一句诗,而我更相信,气,才是韵动一切的源泉。 倘若心如止水,没有执念,是否能更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三国•吴(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ov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