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印度电影《起跑线》,对女主角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每次只要当女儿不能去目标的私立学校,女主角就会这么说。
一个本来在小富则安的三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惜背井离乡,来到名校所在地。说英语、办“高雅派对”、假装去国外旅行、装扮一身名牌等等,做这些都是希望孩子能够踏入真正的上流社会。
可是又不知觉的在这其中不断地现出原形,弄巧成拙,落下笑柄。最终虽然通过欺骗的手段获得了名校的学位,却还是难以面对自己的良心,而主动退校,选择了改造后的公立学校。
这不禁让人去深思教育的意义,我们到底要培养出一个怎么样孩子?
之前读过一篇有关阶层教育区别的文章,文中把不同阶层的教育分门别类。
首先人们几乎都要接受大众教育,能正常融入社会即可。
中产阶级的教育,是技能型教育,即获得一门手艺活,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精英阶层的教育,是管理创新型教育,锻炼社会敏锐思维能力和操控力,比如CEO, CFO, C什么O的锻炼。
而极富权贵阶层,是他们不为现代教育所指引,他们所谓的教育,是给孩子长期植入一个理念,就像《盗梦空间》中进入人的梦境植入理念一样。
他们的教育往往在潜移默化中,这种教育会指引孩子如何去思考人类资源的配置,如何掌控和运作这些资源,甚至思考你要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
所以我们是不是该针对我们自己目前所处的阶层,来找到孩子适合的教育方式。否则如果你没有相对应的阶层环境,即使你的孩子接受了跨阶层的教育理念,是不是也会变成一场纸上谈兵呢?
因为在这一场跨越阶层的战斗中,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