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了情绪的层面去做事,自然快捷。
看到喜欢的文章,或困惑的东西,第一时间看评论,某些一语中的,点赞就离开。
就好比你知道一种现象,你也不可能去否决这种存在即合理。你想找个人聊聊,其实只是自己不接受真实罢了。不接受就想聊,聊就是抹平,安抚情绪,欲盖弥彰。那么最后剩下的就是指令式的言语,除了它,人不需要交涉情感层面的东西。通过理解和聆听达到叙说和表述,是一种安慰,除非具有经济价值。需要帮助时发出的请求,接收看缘分,谁都没时间,都很忙。在小说里找爱找情绪的点不被戳破的未碎裂的可能存在。其实你也知道已经不存在了。除了实际的苦涩要么就是超越的苦楚,自卑怎得到对方示爱。
而软弱得到的只有感慨。感慨没用,你的暴露,也无用。如果只是叙说,似也无它。
别人说的是事实,你说的是感觉。你说的是事实,别人也来讲感觉。不对频就很正常,在乎的点不同。从小就觉得抱怨不解决什么,很久之后才发现有的人会使用这二字去定性,以前根本就没有使用过,主要是眼里就没有过。
聊天本身就是,你升起的感觉有没有被熨帖接住。谁都知道说得多容易累,也并非话多伤气这种依据。长期的聆听且还能顾全你的实际情况,本身就能增进智能。人们当然不愿意做了,心甘情愿做的那人就没时间要这种多余的。除了物质的兑换,就是事实的交换。所以当你把话都说了一遍,你就推了回溯去,本来厌倦的一方又成了有苦衷,也是事实。面对不要物质的诱惑而去做的妥协,不妥协就是有人在那里妥协而托举你,你给予的托举渴望得到对等的,对方从来没想过这样做。你不断离开,在离开之中发现,根本就不用那么做,自己更加不用托举。情欲乃无明始,空间巨大。就算某些隐藏情绪的文字,它自然也有存在的意义,只不过都是部分的表征。一个局部,冰山一角。
需要你的回应是当然的,最后都没有就只有自己创造和发明。前提是确定自己的给予就是精准定位的,人类对于情感的需求其实类似,物质是情感,情感也是物质。但存在本身就是爱么,陪伴也是么。不纯粹就是生命体,纯粹就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干净的,未生产也从不生产。还是悬崖大撒手。
一点点的凹凸爆破,某种符合期待的偏离。没那么好的一个事实,来源于自我评价的转换。别人感觉很好,就不用这么做。原本啥也不说就感到透彻的时光,对于不确定的仅存于当下一点,本来就是知道的。如果学习是为了更加的舍本逐末。学习那个过程接近于分裂再合一,小时候没有那种好的环境自己也不能很好疏导内化。随着时光就是需要时时监控警觉,保持觉察,突破随时梦幻,就是物质。
你改变角度的叙事,他人看来不过大同小异的故事。缓慢的时间里文字描摹,在学习中逐渐懂得轻重缓急,进退之度。保持距离是最好的办法,内心火热是每个文字人的活泼,就让那火热在红楼一梦诸多思考考量文本输出输入里无边无际地得挥发。独个儿的时候才感到自由,那就独个儿的。
无论是怎样的,前进是为了心中的情怀,出离也是,适当的距离不断的调整。语言不能改变什么,它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不必过分高估,有时也还是不能避免的。刹那清醒,气泡被打碎,打碎了的梦境。
回到现实世界中来,一个事情清清楚楚,规律规则,不说的时候心中明白可能会有困难。说出来则刹那得到明见的光亮。久之不说也能,于是就不说了。
在不说的时候心中也没有曲折的卡点,就很好。恰恰是某些疲倦的表述得到理顺,会看见真正的解读。虽然那个瞬间过去了,但永远留下的是痕迹。有那么个痕迹,也不坏。
在沉默中没有情绪,与它们同在,守护临在就像是念念不断的香火,内相序。杂音背景种短暂的空白,不断聚合那个空白,足够了,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没了曲折,指哪打哪直接见性明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