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特别敬佩村里的一个表叔。总觉得他与众不同,一来他讲话特别有风趣,一件很平常的事,经过他的嘴里一说出来,总让人忍俊不尽;二来觉得他特别有本事,别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了。
就这两点,都可以让我佩服得很,更不用说,他还有别的优点了。表叔姓梁,名叫秋,当别人叫他梁秋的时候,他便会应道:“凉秋来了,还不惬意吗?”一言二意,让你自己去体会。
生长在农村的人都知道,生活对村里人来说,没有“容易”二字,光是家务事,都足以让人烦恼了,别说户外劳作的艰辛。就比如说,你精疲力尽地从田间回到家,迈入家门槛时,看到鸡飞狗跳,冷锅冷灶,一定高兴不起来。
很多时候,夫妻间的矛盾,家庭关系的矛盾,就从这些琐事上引起,谁不想让自己活得轻松点呢?把希望寄托于对方,也是人之常情。却往往事与愿违,于是各种纷争就开始了。
妯娌间,婆媳间,夫妻间,种种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加上爱嚼长舌的人一加工,便有了各种的争吵。吵架,有时候也是村里的一道风景,虽然不雅,但围观的人却唯恐天下不乱。
每当这时,让梁秋看到,他会把围观的人驱散,说道:“看什么看!当是不收门票的电影?哪天轮到自己,也未必知道呢。”说得让那些识趣的人难堪地离开。
接着,他对吵架的人说:“得了,电影也有落幕的时候,回家关起门来认真想想,一家人能有什么深仇大恨?”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梁秋都要劝架。当然,有的时候他会被人家怼,怪他多管闲事。
他也不会生气。梁秋经常这样说:“总之,我不会跟我的家人吵架,经过千年修来的福,才能让我们成为一家人,这容易吗?”
所以,从小我没有看到过梁秋跟谁吵过架。听到最多的,总是他呵呵笑的声音。有时候,我也会问我的父母:“梁秋表叔不会生气吗?他没有烦恼吗?”
“谁说他没有烦恼?世人都有烦心事,他只不过是会克制、会忍让罢了。”成年的我终于明白,克制与忍让是一个人的修行,表叔是个有内涵的人。
而且,他的本事挺大的。他让我佩服的第一件事是,他会放电影,当他在村部张开银幕时,我们小孩子都会围在旁边观望。
我们看他如何地支起放映机,调节距离,如何从满满的胶片盘中拉出胶片头,又怎样地卷入另一个胶片盘中。整个流程一样不落,那时的他总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杨秋还会给村里人发电,村里的碾米机也是归他管,他是村里的电工,哪一家线路上有什么问题,或者换个电灯什么的,都喜欢叫上他,好像他无所不能似的。
后来,集体大锅饭解散,包产到户了,村里第一个发家致富的是梁秋家,因为他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专门跑运营,是村里和外面集市的一个运输纽带。
梁秋的脑子永远是活的,别人没想到的,总是他先想得到,换句话说,人家都是跟在他的后面跑,他总不停地切换着生财之道。人家都在做火的事,他会马上刹车,另外想办法。
有时候,我无事时,总在想:是什么使表叔能在穷乡僻壤中,混得风生水起呢?也许是这样吧。一是他性格开朗,心中与人无结梁,交际好。二是他有眼光,善于思考,而且不从众。
上次回家听老妈说起一件事,我还是佩服他。梁秋现在年纪大了,却不糊涂 。有一次,他到街上去买东西,挑了几个猕猴桃到秤盘,摊主过了秤,说:“一斤半,七块五。”
他说:“那么贵呀,那你去掉两个,我尝尝鲜就可以了。”
去掉了两个最大的猕猴桃,摊主说:“一斤三两,六块五。”梁秋笑了笑,拿起刚刚去掉的两个猕猴桃,留下一块钱,走开了。摊主还在那里干瞪眼。
这就是表叔的思维。很牛逼的逆向思维,另辟蹊径,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心态好,头脑灵活,哪有不胜之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