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诗人杜甫的《三绝句》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朱注】此诗梁权道编在广德二年,鲁訔编在上元二年,黄鹤编在大历三月。按首章渝、开杀刺史,事虽无考,而以后二章证之,此乃永泰元年事也。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①。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此三章,杂记蜀中之乱。首章,伤两州之被寇也,食人留妻子,就虎狼言,以见盗之尤剧。)①《唐书》:开州盛山郡,属山甫西道,本万州郡,天宝元年更名。
钱谦益曰:渝州杀刺史,鲍钦止谓段子瘴。子瘴反粹州,袭绵陷剑,于渝无与也。开州杀刺史,鲍谓因徐知道之反。知道反成都,去开州又远甚。师古注:吴璘杀渝州刺史刘卞,杜鸿渐讨平之。翟封杀开州刺史萧崇之,杨子琳讨平之。黄鹤云:事在大历元年与三年,考杜鸿渐传,无讨平吴璘事。大历三年,杨子琳攻成都,为崔宁妾任氏所败,何从讨平开州。天宝乱后,蜀中山贼塞路,渝、开之事,史不及书,而杜诗载之。师古妄人,用杜诗而曲为之说,并吴璘等姓名,皆师古伪撰以欺人耳。注杜者之可恨如此。
其二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①。自说二女啮臂时②,回头却向秦云哭③。
(次章,记难民之罹祸也:入蜀诸家,盖当时避羌浑而至蜀者。《杜臆》:残,余也。二女啮臂,恐不两全,故弃之而走。)
①【朱注】《唐书》:兴道有骆谷路,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元和郡县志》:傥谷,一名骆谷。骆谷在兴道县北三十里。按:骆谷在长安西南,骆谷关在京兆府盩厔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武德七年,开骆谷道以通粱州,在今关外九里,贞观四年移于今所。骆谷道,汉魏旧道也,南通蜀汉,《寰宇记》:自鄠县界西南,经盩厔县,又西南入骆谷,出骆谷,入洋州兴势县界。②《史记》:吴起出卫国门,与母诀,啮臂而盟。《世说》:赵飞燕妹弟少贫微,及飞燕见召,与女弟啮臂而别。③刘孝威诗:“秦云犹变色。”
其三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①。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末章,叹禁军之暴横也。汉水在巴西,禁兵盖曾至蜀而肆虐者。)
①羌浑,党项羌、吐谷浑也。《唐书》:党项,古析支地,东距松州,北邻吐谷浑。吐谷浑,注见前。朱鹤龄曰;代宗任用中人,依禁军以平乱,而不知其纵暴乃如此,诗故深刺之也。师古注:时天子命陆瓘,以三千神策军,弹压蜀乱。遍考史鉴俱无此事。凡师氏所引《唐史拾遗》,皆出伪撰,严沧浪尝辩之。如公诗“自平中官吕太一”,事载正史,师乃云《唐史拾遗》有吕宁为太一宫使,即此推之,他可知矣。又曰:唐本纪:永泰元年九月,仆固坏恩诱党项羌、浑、奴刺寇同州,及凤翔盩厔。末章云“纵暴略与羌浑同”,则知其时为寇者,乃羌浑也。次章云“惟残一人出骆谷”,骆谷关在盩厔西南,又知二十一家因避羌浑而入蜀也。虽宝应元年党项、奴刺尝寇梁洋间,然尔时禁军尚未盛,兵志谓在广德元年代宗幸陕以后。以诗中殿前兵马句观之,是作于宝应之后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作品全文
蒲生伊何陈,曲中多苦辛。
黄金坐销铄,白玉遂淄磷。
裂衣工毁嫡,掩袖切谗新。
嫌成迹易已,爱去理难申。
秦云犹变色,鲁日尚回轮。
妾歌已唱断,君心终未亲。
注释
蒲:菖蒲。蒲草。
伊何陈:那你还陈述什么。
曲中:歌曲中。曲折中。
苦辛:犹辛苦,劳苦艰辛。
销铄:熔化,销溶熔化。
遂:遂即。
淄磷:染黑磨薄。
磷:发出磷光。色彩纷繁闪烁。【汉典】“涅而不淄”与“磨而不磷”的略语。谓染而不黑,磨而不薄。喻操守。坚贞。【康字字典】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
裂衣:撕裂衣服。
工毁嫡:工巧于诋毁嫡子,典故不详。
掩袖:遮掩衣袖,用衣袖掩面。
切谗新:彻底地谗毁新人。切,彻底。《诗纪》作初。楚怀王和郑秀‘掩袖工谗’的典故,《韩非子 内储说下》:荆王所爱妾有郑秀者,荆王新得美女,郑秀因教之“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美女入见,近王,因掩口。王问其故。郑秀曰“此必言恶王之臭。”王勃然怒曰“劓之。”
嫌成:嫌弃成就。
迹易已:足迹容易停止。
爱去:爱恋远去。
理难申:理由难于申诉。
秦云:秦国的云。
犹:仍。
鲁日:鲁国妇人太阳。
尚:尚且。
回轮:来回轮转。
妾:已婚女子自谦称呼。
未亲:未能亲近。不亲。
作者简介
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秦的祖先本是东夷,而兴起于渭水上游与戎、狄杂处,习俗多与戎、狄相同,后定居渭河中下游,从事农耕,成为周朝大夫。平王东迁之后,受封为诸侯,在西周镐京地区立国,春秋时期,一般把它看作西戎[88] 。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逐步东进,历经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时,终于征服了关中。此后,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长达近三百年间,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司马迁说秦国是“僻在雍州”[13] ,唐代杜佑则说“关中寓内西偏”[45] 。现代学者说秦国是“于称雄诸侯中独僻居住于西北。”[46] 外国历史学者也描述说:“秦远处于华夏大家庭之西,孤立于其他各国之外”。[47]
秦国的北、西、南三面都没有强敌。秦自非子受封之后,一直在与诸戎争斗不止。秦人的著名首领秦仲甚至为戎所杀。平王东迁之后,秦人逾陇山向东方关中发展。当时关中诸戎杂处,“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94] 。秦穆公用由余之策,“伐戎王,益国十二”,西戎八国不同程度服属于秦国。从此以犬戎为首的诸戎见于记载的则不多。秦国称霸西戎的过程,是其开疆拓土、日益强盛的过程,也是秦人及其所并诸戎逐渐融入华夏族的过程。[95] [48]
扩张
秦人始居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历经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时,终于征服了关中。此后,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长达近三百年间,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司马迁说秦国是“僻在雍州”,唐代杜佑则说“关中寓内西偏”。[49]
秦国向西、向北这两个方向发展,有广阔的国土拓展空间。农业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低落,一个政权占有土地面积愈大,统治区域内人口愈多[50] 。秦国的南部是富饶的巴蜀之地。秦国对比东方六国,突出的地势地形优势有二:一是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对整个东方有以高凌下之势。二是周围山围水绕,外敌难以入侵,未战而先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