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听到有朋友反馈说,做完艾灸后皮肤瘙痒,起红疹子,有的甚至红肿一大片,有的还出水泡....
艾灸后为什么会发痒,真相惊人,原来是这里“虚了”……出现这些症状后,就不免产生怀疑:还能不能继续灸下去呢?艾灸后皮肤究竟为什么会痒?
艾灸后为什么会痒?
1.艾灸后发痒,这是寒邪被驱逐的表现。
其实,做完艾灸后皮肤出现疹子,并且瘙痒难忍,心烦气闷,这就是艾灸在身体里起作用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些症状是由于体内不周内脏部位的湿邪、寒邪、风邪在作怪造成的痒、肿、泡。
而艾灸之后,阳气渗透进入体内,肝、脾、肾之阳气得到有效补充和恢复,功能加强,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强。
与病邪有了抗争的势力,使得病邪被赶出内脏、血液和其它组织器官而走入皮肤。在排出的时候,皮肤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症状的疹子,这就是中医的排毒、排病反应。
2. 痒,就因为虚、阳气“火力”不足。
在《明疮疡痛痒麻木论》中有这样两句话:“若人质肌肤附近为灼则为疮,近火则痛,微远则痒。痛者为实,痒者为虚,非为虚寒之虚,及火热微甚之!
其中,拿人与火的距离说明痛和痒的关系:痛了,那是因为离火近;痒,那是因为离火远。因此,“痒”,是因为虚,不是身体虚弱,而是“火力”不足,也可以理解为阳气温熙得不够。
例如:冬天,大地寒冷,毛孔也尽量闭合,新陈代谢也变慢了,患有皮肤病的人感觉冬天病情加重。其实是皮肤没有阳气的支持,体内多余的湿热代谢不出云,才会觉得更痒。
3. 越“痒”,说明“毒气”越重,更应坚持。
在这给大家举个例子,荨麻疹是脾虚之后湿邪堆积,无力运化,与肝火化风之风邪狼狈为奸,行入血液,发作时不定位成片发作。
艾灸后越是瘙痒,说明体内的毒素越重越深,对内脏、血液、器官损害越是严重。病邪能深入到这种地上海滩,也可以判断病邪进入已经,可称之为“年深痼疾”之病,这时就要给艾灸一段时间,给身体排毒一段时间,可着急不得。
4. 灸后,心绪不宁,也会诱发皮肤瘙痒。
《内经》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说明越是心情不好,越容易引发皮肤瘙痒,觉得烦乱,越痒的厉害。
艾灸后会发痒,是好现象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体内有任何病邪,人体自己先要通过皮肤提成出,能排到皮肤的毒素,看有多么可怕,那已经是没有威胁的了。
1. 病邪的外排反应,多表现为疾病外发。
中医讲:“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只要能发出来,此病一定能痊愈,这就要看患者能否给病邪排出的机会,能否坚持到病邪完全排出。
2. 发痒,可以引发身体的自我调节。
“挠”是一种本能反应,在挠的时候,皮肤上会出现红道,能解痒,这是否就是一种气血通畅的表现?
“痒”在现代医学来说,属于神经系统掌管的知觉。当瘙痒出现时,大脑发出“挠”的指令,这个指令得不到实施,神经调节失调,身体就想别的办法,让肌肉抽动,自行解痒。
灸后发痒,更应补阳气
1. 阳气足,百病消。
中医有“心肾相交”的说法,心在五行学说之中,属火,火中之阳下降至肾,便能温养肾阳;而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
也就是说,阳气,尽管先天藏于肾脏,后天也由此生成和升发,但是肾阳的本原,却来自于“心”,当然不是解剖学里的心脏,而是中医所说的“藏神”的心。
2. 灸补阳气。
经常觉得痒,或挠之出现明显痕迹,及长湿疹的人,平时多用艾灸督脉,刮灸膀胱经。
艾灸取穴:关元,肾俞、足三里穴。长期坚持,当你的阳气足了,寒邪驱除了,身体的痒就会自然消失了,当你的湿气灸没了,水泡自然也就不起了。
注意事项
艾灸的热力是一种非常强的能量,有时会难以驾驭。所以我们对施灸完的朋友提出以下几大注意要点:
灸后 24 小时内:
禁止灸后熬夜;
禁止灸后生气吵架;
禁止灸后吃辛辣、尽量不要喝酒吃肉等;
灸后多喝温开水,保持有规律的生活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