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6
非暴力沟通第四要素 请求
1.提出具体的请求 2.明确谈话的目的3.请求反馈 4.了解他人的反应
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提出具体请求的事例
公司经理对员工说:“我希望你们和我在一起时,不要有什么压力,什么话都可以说。”这句话反映了管理者希望员工“不要有什么压力”。如果管理者想让他的请求更具建设性,他可以说:“你们是否可以告诉我,我怎样做,你们在和我谈话时才能放得开?”
关于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这个观点还是挺击中我的,请求不被满足的情况还挺多,而且多数情况下有负面情绪,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从作者的这个角度思考,可以帮助我走出心理上的不适,因为我不喜欢命令别人。
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意味着,除非已经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了他人说“是”,我们就不会试图说服他们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求,回忆起来,只有在个体有安全感的时候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所以说情求而非命令,观察而非评价真的是非暴力沟通的前提。
今天看书的时候又想到维特根斯坦说的一个人语言的边界是他世界的边界,大抵是因为抽象的语言交流会妨碍自我认识和与人交流。也想到另外一本书Ask the right question,一本讲的是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定律,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一本讲的是批判性思考,识别信息的有效性的方法论。都有如何正确提问的逻辑,一本是重视每个人的需求,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是感性的也是有关人际交往的;另一本,我觉得是建立在不诚实的基础上,比如有人就重避轻刻意隐瞒信息源,也有人没有意识到信息源站不住脚跟,通过提问题,无限接近事情/数据的本质。是理性的,判断数据真伪的方法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