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彩
对于女儿不愿意晨检,我一开始的处理是错误的。
晨检,是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为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传染病的儿童。
本周三、周四的早上是宝爸送去幼儿园的,宝爸回来跟我说:女儿不愿意晨检,一走到晨检老师那里就朝爸爸怀里钻,而且还哭,就是不愿意晨检。
周三跟我说的时候,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我说再观察一下,结果昨天她依旧不愿意晨检,而且也是哭了起来。宝爸回来又和我说了这个事情。
宝爸说:是不是因为这个晨检老师不爱笑呀?
我说:不会的,她之前是很乐意晨检的,就这两天不愿意晨检,一定不是晨检老师不爱笑。
我就开始回想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本周幼儿园有了新规定,就是不让家长送到教师了,送到晨检老师那里,再由本班老师带到操场或者班级。
周二的时候,我送她到晨检老师处,他们班的老师带其他学生去教室了,没有在晨检那儿,这时有两位其他班级的老师在,其中的一个老师说:你是哪个班的?我带你去吧。我告诉了老师班级号,就书包也给了那位热情的老师。
这是女儿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我就明白了她是不愿意让那位对她来说陌生的老师,我就拉着她,准备送她去教师。我拉着她的时候,她还是哭着的。我一边拉着她一边向教室走,一边还说着:那个也是幼儿园的老师,不要紧的,她会把你带到班级的。
这时她的老师从楼上下来了,见到她的老师趴她老师的怀了哭的更厉害了,老师把她抱上楼的。
后来,我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孩子为什么拒绝晨检了。她把晨检和被一个对她来说陌生的老师带走联系在一起了。她认为晨检后就会被陌生的老师带走。
昨天下午放学,我就跟女儿沟通了这件事情。
我问她:你早上不愿意晨检,是吗?
她立马撇着小嘴带着哭腔说:是的。
我说:你是害怕被那个你不认识的老师带走,是吗?
她说:是的,我不想被她带走,我想让我们班的老师带。
我说:是的,你不认识她,你害怕了,是不是啊?
她说:妈妈,是的。
这时就趴在我的肩膀上哭了起来。
我说:是的,被那个不认识的老师带走,的确让人害怕。如果是妈妈要被陌生人带走,妈妈也害怕呢。
这时她擦擦眼泪,说:妈妈,明天让我们班的老师带我,好不好呢?
我说:听起来是个好主意,那就这么定了。
她破涕为笑,从我怀里下去玩耍了。
今天早上送她去幼儿园,她要求我拉着她去晨检,虽还不是高高兴兴的,但不拒绝了,检查完了,跟着老师回教室了。
这是发生在我生活中对于我来说的小事情,可是对于女儿却是大事情,她形成了晨检完就要被不认识的老师带走这样的认知,所以她害怕了,拒绝了。
我接纳了她的情绪,并且陪伴她去面对,我相信下周她又可以开开心心去晨检了。
我做错了一件事情就是:当她拒绝陌生老师带她去教室的时候,我不应该试图说服她,让她接受这个老师;而是应该接纳她的情绪,看到她的无助,和她一同面对。
一旦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有了出口,她就不会把不良情绪向内压了。
不良的情绪体验会转化成孩子不良的认知,不良的认知会决定出现不良的行为。如果我们只去纠正孩子的行为,看不到孩子在行为背后的认知和情绪,那就本末倒置了。
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只会越纠正越被强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