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粱河之战》后记(下)

《高粱河之战》后记(下)

作者: 龙_隆 | 来源:发表于2023-02-19 10:30 被阅读0次

第三,数代革新之心。

国史之中,两宋时代的王安石变法名列著名的三大变法。而在这一变法前后,北宋王朝还曾发生过名气不大的两次改革,即之前的宋仁宗时期,庆历新政;之后的宋神宗亲自下场的元丰改制。

这证明,朝堂上下,也有前瞻者、亦有反思者看到问题、追根溯源,寻找出化茧为蝶的招数:变法!只是欲练神功,需引刀自宫——变法,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连难都算不上,而是相当难、绝对难、非常难。首先,变法之所以要变,必定是基于不得不变的危难形势——我们需要时间,可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变法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一定为改革派与反对派的殊死搏斗,必定是不到赢得最后的、全面的胜利,便难知胜负的大战役——谁动了我的奶酪,我就动他全家。

国外,与西夏的数次大败,从兵力到物资,到钱财,损失惨重;又被趁火打劫的辽国,借宋夏战事敲诈,背上更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国内,压榨过狠,兵变、民变四起,时人惊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这便是刚刚上台的宋仁宗所面对的政治、社会形势。庆历三年九月,其颁布手诏,点名要求新提拔的范仲淹等,条陈奏闻可以实行的“当世急务”。数日之后,范仲淹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标志着庆历新政拉开序幕,而这篇上书,被视为此次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庆历新政,以吏治改革为核心,进而推动全方位的改革,但它直点要害的动作,严重损害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直斥改革派们乃“朋党”。友军欧阳修好心助拳,作《朋党论》一篇回应,未曾想到却给对手,送了个大礼,帮了个大忙。一来,欧阳修代表改革派,承认我们就是结党了,但结的是变法的君子之党,而非你们小人之党。这极大地触犯了皇帝的忌讳,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鼓励臣下公开结党,以威胁皇权;二来,该文中,不是改革的君子之“真朋”,就是反对改革的小人之“伪朋”论调,本来意图孤立反对派,可实际上,却打击了中间派,正如南宋吕中所说:“君子小人之实不可以不辨,而君子小人之名不可以太分。有用君子之实,则小人者岂甘小人之名哉!正人既指小人为邪,则小人亦指正人为邪。”而监进奏院苏舜钦发卖官署内的废纸,搞了例行的团建活动,即秋赛宴会,又给对手送出个发难的借口,反对派干将王拱辰高兴地声称:此辈“被我一网打尽”。庆历五年三月前后,改革派让倒向反对派的宋仁宗,悉数赶出朝堂,新政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全部罢废。

推行庆历新政的变法者的失败经历,告诉我们,旧有制度下的利益集团,所占有的固有好处,一旦受损,其后的疯狂反扑,是惊人的,不但需要变法者敢于直面对手的决心与斗志,更需要最高领导人的决心与意志。而君子被小人欺之以方,也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方面:小人结党却不承认,君子不避结党之嫌,让害怕臣下结党,以抗皇权的君主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神宗时代的王安石变法,亦称为熙宁新法,则是发生于国家“百年之积,惟存空簿”,积贫且积弱的现实基础之上。(所谓积贫,是因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入不敷出,庆历以后,每年赤字三百万贯,治平二年(1065年)扩大到一千五百七十万贯。所谓积弱,宋代军队不断扩大,治平年间的兵额是太祖开国之初的5倍多,军队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可在对辽、夏的冲突中,却屡战屡败。)

作为熙宁新法的领导者,王安石以天下称誉“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致”的名气,投入轰轰烈烈的变法之中。熙宁新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诸多方面,其广度和深度是庆历新政无法比似的,而它受到的攻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变法展开不过数月,在反对派的舆论中,王安石由可以拯救天下的圣人,成为了“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最终在神宗皇帝摇摆不定的信心,越来越无力的支持下,王安石黯然离朝,新法尽废。

旧党与新党的斗争,尚属“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毕竟看法、观念大相径庭;可新党内部的争权夺利,互相拆台,却彰显出新党骨干,吕惠卿、曾布、章惇、吕嘉问等,相较旧党中的司马光、富弼、欧阳修、苏轼等等,于人品方面,天差地别。这也是王安石失去宋神宗信任,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宋神宗于元丰三年,亲自下场主持,以改革官制、整顿军事为重点的元丰改制,无论其深度、广度,与王安石变法相比,不过是水洼中扔进块小石子,与广阔大江冲谷跳涧的声势争锋。就这样,最终也是形式大过内容,表面文章大过了实际效果。

经历了两次变法的宋神宗,既有革新的欲望,亦有开边的雄心,只可惜均操之过急——发现了王安石,却不能坚持、坚定、坚决任用他;倒是坚持、坚定、坚决任用宦官李宪为主帅,宦官王中正、外戚高遵裕各为一路主将,出兵攻伐西夏,最终灵州城下惨败;拒不相信久守边境的武将种谔建议,听信下车伊始的文官给事中徐禧的胡言乱语以及没头脑、瞎指挥,再遭全军覆没。两次大败,宋军死伤将士兵民多达六十万。

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直到仁英神三朝,才想把以前祖宗积弊,加以改革,但积势已成,急切反不过来。范仲淹失败在前,王安石失败在后。”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包括元丰改制,都不过是幻想着,在北宋这辆破车,疯狂冲下山崖的过程中,拽住它,阻止它,可内政外患积重难返的朝政,让幻想破灭。更可怕的是,因变法而分裂的朝堂,对立的两派间,互相攻击的手段越来越无耻,越来越无底线,北宋这辆下滑的破车非但没有减速,反而呈现出了加速度。

只是吊轨的是,范仲淹能否想到,自己主持的轰轰烈烈庆历新政,竟然毁在了一堆废纸之上?!王安石能否看出,涌现于变法中的,那个叫蔡京的政治新星,有着协助未来艺术家皇帝,推下北宋破车摔个粉碎的不凡能力?!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也?!"

当然自己于本文中的三点言语,限于能力与水平的浅薄,亦不过是管中窥豹,也就是以偏概全。毕竟百年的宋史与千年的国史相比,仅为一小部分而已;比之更繁杂的世界史,它更是简单。今天,当我们注视历史坐标之上,1215年,宋宁宗为蒙古攻下金中都,而开心,西夏神宗涌出分一勺羹欲望时;在遥远的不列颠岛上,国王与贵族达成了大宪章……

面对历史,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戴名世言道:“夫史者,所以记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瘅恶,而为法戒于万世”。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道理,中外皆同,只是感叹一句:后人,又有多少会真正从前人的教训中,找到适合于此时此地的做事方法?!

相关文章

  • 开朝危机 | 宋初 · 高粱河之战

    [当代] 满彻 编著 北方防线重建宏图雨打风吹去。 公元979年,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 高粱河 宋朝的转折

    宋太平兴国4年,宋太宗在幽州高粱河惨败辽国,宋太祖时代扫灭南唐、荆南、后蜀等割据政权的精锐军队在此役中伤亡惨...

  • 斗罗大陆 第三部 龙王传说

    后记看完,癌症了解一下 龙王传说后记 ...

  • 题梅河高粱酒

    吉林/吴冰 美酒百年香四季, 高粱佳酿醉神仙。 封坛老窖邀君品, 把盏端杯福寿绵。 2017年1月17日于吉林梅河口

  • 焚河之战(序)

    徵朝殇离四年,各路诸侯跟随南宫重城的苍狼大旗顺利突破了殇阳关,来到了徵朝三百多年的都城——天启,决心给这座古城和腐...

  • 焚河之战(一)

    终于,诸侯联军的骑兵动了,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企图将天启军团围困致死。… 徵朝的骑兵也动了,一骑而已,却...

  • 焚河之战(二)

    寒风 咆哮 各种声音交杂在褚籍的耳朵里,几乎将他的听觉屏蔽。现在他的脑中,有的只是厮杀的念头!击败他,击败他!为了...

  • 河东

    小时候最爱去河东了。饮马河静静地流淌,河的东面是大姑和二姨家,我家在河的西面,就称河西。河西地势高,种玉米、高粱、...

  • 大宋十四:太宗受挫高粱河

    话说,太宗不是因为断案得了奥斯卡最佳影帝么?咳咳咳。影帝那就必须演谁像谁啊?那么我们要来说说他扮演八仙中的铁拐...

  • [历史]宋朝进行时(118)高粱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粱河之战》后记(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ge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