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恒生ETF VS 类现金资产的选择 —— 长期视角下指数基金战

恒生ETF VS 类现金资产的选择 —— 长期视角下指数基金战

作者: 夜的第七章4G | 来源:发表于2021-08-03 14:35 被阅读0次

恒生ETF VS 类现金资产的选择

一、名词解释

恒生ETF:恒生ETF跟踪的是香港恒生指数,指数编制方法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50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幅动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有点像A股的上证50)。

类现金资产:常见的有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银行“类货基”、分级基金A类等形式。

二、投资逻辑

问题1:为什么要买低估值宽基指数(恒生ETF)而非类现金资产?

很简单,在能力圈内做比较。

        因为当时唐老师手头看得懂的企业的估值都较高,投资回报率低,不能买,拿着卖出茅台和分众的一笔巨资,只能是在能力圈内剩余的宽基指数基金和类现金资产之间进行选择,果断选择低估值的恒生ETF。引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的一段话:

真实案例:

    唐老师的这位朋友于2020年9月17日收到钱,开始第一笔买入。最终平均成交价格为1.32元。截至2021年7月30日,收盘价1.35元,还是略有盈利。但我深信拉长时间来看,收益率肯定是会回升并超过类现金资产收益的。为什么这么说,请看问题2。

问题2:为什么宽基指数(恒生ETF)可以跑赢类现金资产?

    因为宽基指数可以跑赢GDP增速(过去几年,一般而言,我国实际GDP增速6%左右,名义GDP增速8%左右),因而可以跑赢类现金资产收益率(3%~4%)。

过程论证如下(引用唐老师《价值投资实战手册》P20):

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结果一般以GDP衡量。按照参与创造和分享GDP的主体区分,GDP由四种主体创造和分享: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拿走的税费;二是参与GDP创造的个人所获收入;三是非营利部门获得的捐赠和服务部门提供的中介服务费用;四是企业的盈利。

很显然,在这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一个国家内所有的企业作为一个总体,不仅能够分享利润,而且所分享的利润也是持续增长的。普遍而言,一个国家的GDP约有70%左右是由企业创造的。同时,一方面由于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经济主体,没有利润就没有企业长期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这种经济组织比个人、家庭或政府有更低的交易费用支出——通过深化分工、专业化协作,以及对利润的激励和对损失的惩罚机制等手段达到的(可参看诺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性质》——这是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贡献),因此,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是高于个人和中间组织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投资于全部企业,回报增速会高于GDP名义增速(我们通常所听到的GDP数据,指实际GDP。实际GDP可以简单理解为名义GDP扣除通胀)。

虽然上市公司并非全部都是优秀企业,但由于有利润、盈利能力、后续融资可能、上市费用支出等多种门槛的筛选,加上与便利的融资渠道及股市交易带来的相关广告效应,总体来说,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于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无论是中国证券市场20多年的运行情况,还是发达国家更长时间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继续将上市企业中盈利能力相对优质的公司再单列出来形成一撮尖子生,其盈利能力势必要高于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沪深300指数基金回报>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回报>全国所有企业的平均回报>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长短期债券回报>现金及货币基金回报。(其中沪深300指数基金可以替换为其他宽基指数基金)

问题3:宽基指数跑赢类现金资产的逻辑什么时候失效?

我的理解是:高估买入、短期被迫交易、一国的GDP增速停滞或倒退。

①高估买入——

格雷厄姆曾说过,股票买点为收益率高于无风险收益率两倍,这就为我们给股票估值提供了一个参考,也即没有一倍以上的容错空间,就保持原样,因为毕竟我们是在承担风险来获取收益,极有可能会错。比如无风险收益率为3%,那么低于6%的股票收益率不构成投资的吸引力,因此,基于上述前提假设,高于16.7倍市盈率的指数是不适合投的,高估值极有可能会抵消盈利能力带来的增长,从而让自己的这笔投资在较长时间内原地踏步,空悲切。

(ps:回看唐老师的选择,我的理解是去年他给朋友推荐的时候,恒生指数在11倍多,是适合下注的,而且仓位可以多一些,具备不错的安全边际,而唐老师在买入时,恒生指数估值在15倍多,个人认为此时指数的性价比不太高,如果换作是我,可能仓位会轻一些,但整体大方向选择上的逻辑并没有异同点,只是合理估值与理想买点的权衡罢了)

沪深300与恒生指数近九年的估值对比图

②短期被迫交易——

“通过长期甚至永恒的视角,我们需要忘记将资产变现的需求,以这笔钱永远只是用来投资增值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这也需要我们使用的投资资金在期限上具备一定的活动空间。虽然永恒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是做不到的,但至少要保证这笔资金不会在短期内被迫因某种原因必须变成现金——从经验上说,这期限至少要有三到五年以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P109~P110

如果你手头恰好有一笔几个月不用的钱,那么又恰逢指数低估的时候买入,你可能赚,也可能亏,因为短期内股市的无序波动无法预测(虽然盈利长期向好),这也是为什么唐老师在卖出时会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唐老师并不是套现,而是换股(换股意味着自己研究的企业投资回报率要明显高于指数基金,这又是另一个能力圈的问题),因此他称是结果小错的正确决策。

③一国的GDP增速停滞或倒退——

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那么可想而知,企业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GDP是真实的写照。本想拿日经225指数来举例,但发现有冲突,指数收益还是超过类现金资产(图中引用的理杏仁统计的华安日经225ETF,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6月12日,截至2021.7.30,年化收益率6.9%),至于为什么,我猜测是不是上市公司或指数成分公司在一个国家所有企业中的盈利能力还是占据了上风。恳请唐老师或其他前辈指点一二。

但很明显的一点是,过去两年投资日经225指数,不如投资沪深300指数。(日经225VS沪深300累计收益率:16.9% VS 33.7%),这也验证了GDP增速的区别。

问题4:为什么不直接买沪深300呢?

引用唐老师自己的话,因为

①当时沪深300指数,估值高于恒生指数(16.8VS15.3);(低估)

②唐老师的持股大部分在A股,所以即使两种指数估值相同,他也偏向于恒生指数,而不是沪深300。(分散)

小结:估值是交易宽基指数的重要参考依据,个人建议买入时市盈率不要超过12.5(我眼中的理想买点),因为这样既可以确保我们获得企业经营增值的回报,同时不至于被市场先生可能过多的伤害到,合理估值到理想买点的区间容错性更强,抛弃对市场先生的幻想,保守出价,剩下的就是企业盈利能力带来的确定性增长,这就是指数投资超越类现金资产回报的逻辑,也是股市投资一定获利的逻辑,它们是一回事。

相关文章

  • 恒生ETF VS 类现金资产的选择 —— 长期视角下指数基金战

    恒生ETF VS 类现金资产的选择 一、名词解释 恒生ETF:恒生ETF跟踪的是香港恒生指数,指数编制方法是以香港...

  • [第一,二章_张涛]

    指数基金是长生不老的、买指数基金就是买国运 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通常比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长期收益率更高;能...

  • 投资学习笔记

    1、资产、 好资产 能够“生钱”的才是资产,现金不是资产。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是好资产。 2、基金、指数基金 基金是...

  • 基金定投

    1、最好选择股票、指数、或者混合型基金,要波动大,先跌后涨的。 2、etf:开放型指数基金,roe:净资产收盈率:...

  • 选择ETF构造指数投资组合——指数组合投资(26)

    ETF跟踪指数,挑选ETF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指数。根据我们构筑指数资产组合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指数。主要的搭配原则在《...

  • 指数基金

    (一)宽基基金 一、指数基金的分类,最好选择宽基指数基金 宽基指数: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恒生指数、标...

  • 投资的真谛

    资产分三类:有生产力的资产、类现金资产和无生产力的资产。类现金资产就是现金,货币基金,低息债券,无生产力资产就是字...

  •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6,7,8章

    指数基金分核心是价值投资,长期才能看到效果。 1. 基金定投计划 在指数基金投资之前,需要梳理下现金流,通过记账,...

  • 老杨基金定投直播第776天

    老杨基金定投直播第776天 今日买入:恒生ETF 2600股。 今日卖出:恒生ETF 10000股。 持仓:$30...

  • 恒生ETF网格交易记录

    关于指数ETF操作问题 因为本人只操作过恒生ETF的网格交易,所以,只能就恒生ETF的网格交易做一番体会与讲解。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恒生ETF VS 类现金资产的选择 —— 长期视角下指数基金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he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