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

作者: 文化有内涵 | 来源:发表于2018-01-12 17:19 被阅读0次

三国东吴末期青釉褐彩盘口壶,1983年南京市雨花台长岗村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生动的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与生活观念,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就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典型代表:佛祖、禅僧与罗汉。 

佛祖 

佛祖包括释迦牟尼佛像、无量寿佛像等,一般被刻画得非常亲切、庄严,尽显其慈祥、宁静之美。 

就瓷器而言,佛祖形象最早见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越窑青瓷,主要采用模印贴塑技法制作而成,即先用模具翻制出佛像形象,再依据主题需要贴饰于瓷器上。佛像常常被施于谷仓罐、盘口壶、三足洗等类器物上。谷仓罐一般贴饰于罐体上腹部及肩部;盘口壶一般被贴饰在肩部,佛像端坐在双兽驮起的莲花座上,背有轮光,充满神秘色彩;三足洗一般被贴饰在器物外腹部,佛像结跏趺坐,神态庄重。

西晋时期,由于佛教的传播,瓷器上的佛像纹装饰更加普及流行。以浙江早期越窑青瓷为代表,佛像纹被广泛运用于壶、罐、洗、钵、谷仓罐等类器物上。佛像一般有背光,身着肩衣,衣纹可辨,作跏趺坐,下有莲花台。以谷仓罐为典型器物,器身上贴塑佛像人物。这一时期的制作,也是先模制而后再贴塑。此外,佛像纹还多被施于唾壶的肩部、酒樽的腹部及香薰中香笼的足部。 

随着佛教本土化,这一时期的佛像纹还与道教题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人骑兽等同施一器,时代特征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湖南湘阴窑青瓷上也有佛像纹装饰,见有青釉酱彩贴塑佛像盆,腹部印带状小方格纹,其上施以酱色点彩并贴塑佛像。 

北宋时期,佛像纹再度兴起,以定窑白瓷为代表,见有在炉口外贴塑佛像的装饰。以双耳炉为典型器物,口沿外堆塑十六尊佛像,惟妙惟肖。从圈足内外的墨书题记可知,这是由善心寺比丘尼等专门定制的,后施入塔基地宫。具有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

北宋定窑白釉贴像双耳炉,1969年7月26日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静志寺塔基出土,现藏于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

禅僧 

瓷器上禅僧形象源于佛教绘画与文献,具有鲜明的宗教背景。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长方形枕上有的绘制禅僧人物纹,以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的这件“僧稠降二虎”人物枕为代表——北齐高僧僧稠持杖分开两只斗虎的画面,惊魂动魄,生动传神,展现了高僧的功力,也体现出磁州窑高超的绘画水平。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僧稠降二虎故事纹长方形枕,磁县制锨厂出土,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

  明代万历五彩及天启青花瓷器上均见有达摩的形象。以达摩人物纹盘为典型代表,画面表现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盘沿绘双龙纹与双凤纹,盘内底以釉下青花及釉上红、绿、黄等色绘达摩像。达摩立于一支芦苇之上漂行在水面上,周围衬托着群山与彩云,气氛祥和,画工精湛,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五彩达摩人物纹盘,现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

明末崇祯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见有布袋和尚的形象,以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青花布袋和尚尊为典型代表,尊外壁绘一乐呵呵的布袋和尚,周围环绕着一群淘气的小顽童,他们有的拉布袋和尚的念珠,有的爬趴在布袋和尚的肩上挠耳朵,有的将布袋和尚的衣服打成结试图拉动他,十分生动有趣。 

清代瓷器上的佛教人物纹也是以禅僧形象较为多见,除了表现佛教内涵外,也融入了民间世俗成分的色彩,充满了吉祥寓意。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见有和尚念经的形象,以经文盖钵为典型器物。盖面绘一身披袈裟的老和尚,只见他双手捧书,正在聚精会神地诵读佛经,形象生动,面容慈祥,给人以亲切之感。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经文盖钵,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地位仅次于菩萨。唐代玄奘法师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中记载:佛陀涅槃时,曾令16个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宋代时,又增加了两位至尊罗汉,堪称十八罗汉,一直流传至今。 

罗汉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而又引导众生修行,是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的圣者。至于五百罗汉的说法,通常是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或指佛陀涅槃后编辑、整理佛教经典的五百弟子。罗汉的形象,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象,身着僧衣,生活简朴,内心清净,神态安详。 

明代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罗汉纹,以嘉靖时期景德镇窑青花十八罗汉图为代表。万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罗汉人物纹较为多见。天启时期青花瓷器上除了十八罗汉人物纹,还见有托塔罗汉人物纹等。明代末期,尤以崇祯时期青花瓷器上十八罗汉人物纹绘制精美,以三足炉为典型器物。 

清代,瓷器上的罗汉形象更为常见,且融入了民间信仰和世俗化的成分,吉祥意味渐浓。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的盖钵上见有罗汉的形象,盖面画僧人读经图。钵外壁绘一持扇罗汉,两侧满饰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经尾处落“乾隆丁巳年冬月敬献”款。乾隆丁巳年乃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堪称为乾隆初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经文盖钵,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嘉庆以后至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窑粉彩瓷器上更是十分流行十八罗汉纹,以十八尊者盘、碗为典型代表,通体内外以粉彩绘山石松柏、楼阁祥云,十八罗汉云游其间。十八罗汉姿态各异,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传神。色彩丰富,构图错落有致。底书帝王年号款,表明为官窑制品,折射出了宫廷生活背景。

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十八尊者盘,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如果您对此文感兴趣,且您是收藏爱好人士,请收藏此帐号国内一线拍行北京翰海、保利等专家走进民间安徽古钰斋征集优质藏品征集范围:铜器、书画、瓷器、翡翠玉器、杂项、文房四宝、紫砂、田黄、瓷板画、鸡血石、奇石等。

详情咨询:13167727768  谢女士 微信 同

相关文章

  •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

    三国东吴末期青釉褐彩盘口壶,1983年南京市雨花台长岗村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生动的反映当...

  • 2018-08-14

    浅谈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 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与中原北方诸窑瓷器大体相似,有动物、植物和人物,图案多样,构图完美和谐。...

  • 寓意丰富的瓷器图案,你了解多少呢?

    瓷器上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都是被常用的图案花纹,在这些图案中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传承了人们对吉祥的期盼,对幸...

  • 如果让宋代瓷器动起来,是怎样的体验?

    想过让瓷器上的山水人物,花鸟猛兽纹样动起来是怎样的体验吗? 山水人物 山水题材是白釉黑彩图案中的主流品种之一,她的...

  • 古玩收藏必修课——清代瓷器的纹饰特点

    清代瓷器上的图案装饰根据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纹饰有:人物故事、花卉翎毛写生、山水风景、耕织...

  • 回首间,一个梦想已然放弃

    一我爱画画。 当我是小学生时,喜欢各种美丽的图案,常常花大量时间凝视着建筑上的石雕,旧式搪瓷器具上的图案。我还经常...

  • 22款瓷器纹样:瓷器上的花纹图案竟然这么美!

    纹饰的画面依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气势磅礴的寿山福海纹,明代宣德朝的含蓄典雅,而清康熙朝的则加绘鹿、松树、...

  • 瓷器上那些唯美样纹图案。 - 草稿

    瓷器上的纹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明、清官窑瓷器纹样中,龙纹、花卉纹是其大宗,婴戏纹 、狮子纹常用。...

  • 瓷器纹饰寓意你知多少?

    瓷器纹饰寓意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

  • 2018-10-18

    明早期民窑青花麒麟纹瓷器的辨伪 麒麟,为古时象征祥瑞之兽,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发展到明代早期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if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