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当凌绝顶,杜甫与我》:深情爱苍生,悲悯度人间

《谁当凌绝顶,杜甫与我》:深情爱苍生,悲悯度人间

作者: 小城卜一 | 来源:发表于2023-12-27 14:20 被阅读0次

每每读诗,总喜欢读杜甫的诗,风格多样又通俗自然。但读到那些描述世情冷暖的句子,仍然觉得心情沉重。

就像他颠沛流离的一生,着实叫人落泪。即便如此,对于他的诗,向来百读不厌。因为,他的诗里,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读到湘人彭二所著的《谁当凌绝顶,杜甫与我》,再次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它不仅还原了杜甫的人生经历,还对每一首诗都做了恰如其分的背景介绍和讲解分析。

也正因为此,我们也更能详细地知晓杜甫深情爱苍生、悲悯度人间的伟大风骨。

一、文章脉络清晰

书中有诗,书中也有史。根据杜甫游历的时间线,作者在介绍相关历史背景的同时,也对诗歌进行全面的阐释。

比如“安史之乱”尚未结束时,他逃难到成都,在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茅草房,临时当作他的家。虽然简陋,但相比漂泊不定的东奔西走,能有落脚的地方也稍稍可以安心些。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样的倒霉事杜甫又赶上了。一个风雨之夜,茅草房的屋顶被刮走了,屋内被淋得湿透,想到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他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比如杜甫从秦州流亡至同谷的途中,落脚在一个叫凤凰村的地方。纵是尝遍艰辛,境遇难料,他依然还在怀着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他以凤凰自比,甘愿为了国家的中兴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殷殷报国情也落在了他的诗句里:“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清晰的脉络和丰富的背景,对于理解杜甫和他的诗大有裨益。

二、杜甫至情至性,为人亲切自然

我们都知道,性格孤傲的李白与杜甫倒是很投缘,两人结下了一段友谊佳话。

不止于此,杜甫与妇孺老幼相处得都很融洽,人缘好也就反应出他的性情平和,为人亲切。

杜甫暂居草堂时,忽有客人造访。原本是一落魄之人,竟也有朋友来探望,他喜出望外,洒扫庭除,却拿不出像样的酒菜,心里深怀歉疚。“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既是如此,两人喝酒的兴致并未受到影响。

这也不难看出,杜甫的坦率和真诚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三、杜甫心系苍生,悲天悯人

逃难途中,杜甫的笔没有停过,他用诗记录下时代碾压下如蝼蚁般苦苦挣扎的人们:连夜逾墙逃走的老翁、荒野中痛哭的百姓、饿死的人……

这一幕幕,都牵动着杜甫的心,他身在苦难,却没有置之不理,而是选择悲惨的现实写进历史。

尝尽人间疾苦,作为一个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读书人,他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使命。所以说,读杜甫的诗,也是在读一段历史。

宋代徐钧曾评价杜甫:“万里飘零独此身,诗魂终蛮浣花村。宁贫宁冻宁饥死,一饭何曾忘至尊。”

杜甫一生坎坷,却始终不忘家国与人民,这份赤诚的爱令人动容。

想了解杜甫其人、其诗,相信你可以从这本《谁当凌绝顶,杜甫与我》中找到答案。

相关文章

  • 悲殇

    周济苍生苦,悲悯天下寒。心曲谁抚琴?佳人待我还。

  • 悲悯苍生

    过了“芒种”,农活是紧张劳累的,地里收割完的麦子扎成了捆,来不及运到场,只是挪了个地方,就要在麦茬间抢着种玉米。挑...

  • 悲悯苍生

    早上等校车的时候,天正在下雪,我们站在风雪中谈起战争。 小语说Russia肯定赢,绝对优势。我说:“人类历史上任何...

  • 两中学教师评点大学教授的一堂失败的语文课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划破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人间正道是沧桑。“凡书大悲悯写大情怀者...

  • 悲悯为怀

    因为悲悯, 大爱天下苍生; 因为悲悯, 风度尽佩苍茫; 因为悲悯, 慈悲似佛。

  • 2022-11-21

    悲悯苍生 所有的选择都是因为你

  • 悲悯之心济苍生

    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总是悲悯万物,博爱众生,自觉地关注民生疾苦。

  •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佛乃慈悲 悲悯苍生!

  • 众志成城丨湖南作家为打赢抗击疫情攻坚战鼓与呼:我们还剩下什么

    病毒落到谁身上 都是灾难 悲悯别人 就是悲悯自己 面对人间大劫 除了希望 除了关爱 除了团结 我们还剩下什么 这个...

  • 情诗对白,余生同舟渡

    我在寻一个人。 谁与我立黄昏,谁与我扣柴门,谁与我相坐待春深 谁与我攀岩折花立万仞,谁与我夜灯风雨红泪揾 谁与我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当凌绝顶,杜甫与我》:深情爱苍生,悲悯度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ir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