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以来也隔三差五的读了一些书,但好像都不怎么在状态,书中的文字挺吸引人,自己也能够沉浸下来。读完之后本想写一点东西,但感觉很难下手。一方面可能是最近读的书有些难理解,没有深度思考,另一方面可能是最近在读书这件事上差了点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若是只读不写点关于所读书籍的内容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若是读完还能留下点足迹会产生一种释怀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读书是内心情绪释放的一种方式吧。自己也说不好,或许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转念一想,已经好久没有留下有关读书后的文字了。正好接着这会儿的闲暇时间将八月读过的书籍做个简单小记,一方面是给这个八月留下点足迹,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在读书的路上走得更远一些,就算是给自己的日常留点足迹,算是小小的鼓励吧。
1.《一半是火焰一般是海水》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作家王朔,写了许多长篇小说及中短篇小说等等。而《一半是火焰一般是海水》属于中短篇小说集,包括《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永失我爱》、《无人喝彩》和《过把瘾就死》四个短篇。
不难发现这本小说是以第一篇文章命名的,自己看来这是个短篇都与情爱婚姻有关。当初之所以购买这本书与本书的书名有很大的关系,有种诗情画意之感。读过之后,感觉挺形象,一边如海水一般平静无波澜,一边如熊熊烈火一般热烈疯狂。
小说中的四个中篇小说各有各的韵味,有喜有悲,纠结穿插其中。但故事性很强,有时候感觉结局有些出乎意料,既令人感到惋惜,又让人感动。有时候也会因为结局而心生欢喜,情感真挚动人。
2.《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双城故事》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作者是中国作家王小波,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他写过许多作品,能让人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世界,一代代年轻人将其视为精神偶像。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属于杂文书信集,收录了许多文章。与大多数人看待事情的视角有所不同,“特立独行”的特点蕴含其中,适合慢读及细细品味。
《双城故事》的作者是美国约翰·弗里曼,书名“双城”指的并不是两座城市,而是指纽约市的两面:既有光彩耀眼的一面也有与之相悖的一面;既能带给人最好的时光也能带给人最坏的时光。
自己曾想一座城市的发展好坏与它的包容性是相关联的:一座发展得越好的城市或许它的包容性就越大,容得下最好的也容得下最坏的。我想纽约便是这样一座城市,这本书以28位当代作家,纽约客的经历描述了这座城市每一刻漂泊灵魂的侮辱、心碎与无奈,也从侧面展现了纽约的另一面。
我想这本书书中的内容或多或少会触动身处城市的许多人的内心,尤其是大城市。有富丽堂皇也有潜藏背后的诸多不易,值得品味。
3.《巴黎圣母院》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他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写过许多诗歌、小说、剧本等等。其作品深刻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被人们称作“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关于作者,自己很久以前便听说过,但《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却接触得比较晚,没有细细品读过。以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背诵了一些作者及其作品相对应的知识点,至于书籍内容是很少关注的。没想到现在会读到这本书,并将它买了下来。
《巴黎圣母院》这本书的社会地位极高,是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浪漫主义文学典范等等。也是自己目前读过的作者所写过的第一本书籍,书籍挺厚,读完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
巴黎无疑是浪漫之都,许多人都挺向往的。法国的建筑物也是很有特色的,巴黎圣母院便是其中之一。每一栋建筑物都塑造了自身的故事,更不用说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物了。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时读得有些匆忙再加上断断续续,因此有些云里雾里。感觉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挺难记的,好像是发生于巴黎圣母院的爱情故事等等。
后来读了第二次,关于小说主线及涉及到的人物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有了种有关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美与丑的感悟。外表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代表内在,内心的纯洁美好胜过一切,值得斟酌深思。而所有这些均发生在巴黎圣母院,有好有坏,包容性之强,犹如一个大容器,是局部也是缩影。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