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高炽组建了内阁制度,明代历史最强内阁之一——“三杨”内阁就此形成。
01文官集团
那些凭借着科举考试跃上龙门的精英们通过同乡、同门、同事的关系结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实力集团——文官集团。
文官集团特点如下:
一、饱读诗书,特别是理学,整日研习所谓圣贤之道;
二、坚持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原则,以圣人标准来要求别人(一部分人);
三、擅长骂人、掐架,帮派斗争。
座右铭:打死不要紧,青史留名在。
02票拟与批红
票拟,也称条旨,指的是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送给皇帝御览。
批红,所有经过票拟的奏章只有经过皇帝的批示,才可以实施,而皇帝用于批示的是红笔,所以被称为“批红”。
03土木堡之变
(1)朱祁镇
朱祁镇的才能,就是他的人缘。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一些人,让我们一见如故,感觉温暖,如沐春风,这种气质往往是天生的,我们都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而朱祁镇正式一个这样的人。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病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这个名称来源于一起抢劫案,案件中的被劫人质一反常态,居然主动掩护抢匪逃走,阻拦警察,让很多人不解。
(2)土木堡之变
这个不想写。
04北京保卫战
(1)下决心。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2)备军。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1.备操军;2.备倭军;3.运量军;4.宁阳侯所部浙军”
(3)备粮。
“所有受招军队进发时,应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
(4)诛王振余党。
“殿下,马顺等人是王振的余党,其罪该死,请殿下下令百官无罪。”
(5)保卫战。
“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于谦的顾虑:于谦是一个正直勇敢的人,事实确实如此,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这样的一点,那就是于谦也是一个历经宦海,很有城府的人,他之所以在战斗的初始阶段不使用大炮,是因为在也先队伍之中有一个身份特殊的人——朱祁镇。
朱祁镇虽然已经不是皇帝,但如果在战阵之中,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被大炮轰死,影响实在不好,舆论压力太大,所以不能轻易动手。
05夺门
第一步,先利用边关报警的消息,让时任都督的张軏率领一千军队进入京城。
第二步,利用石亨保管的宫门钥匙打开内城城门,放这一千人入城,作为后备军和警戒,以防朱祁钰军队反扑。
第三步,去南宫释放朱祁镇,然后带着太上皇进入大内宫城,趁朱祁钰病重,宣布复位。
徐有贞昂头大声说道:“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所谓“夺门之变”是一场政变,并没有正当的名义,而照徐有贞所说,于谦等大臣都是准备立外藩王为帝的,是反对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杀掉于谦,树立一个阴谋集团的典型,向举国上下表明自己行为的被迫性和正义性,“夺门之变”的合法性就不复存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