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电影是排除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选择,喜剧片。
因为之前对《地球》听得有些都了,不免有些反感,就对于此片看了一个大概,虽然当然料想到《最完美的陌生人》啦,但他毕竟也没介绍是翻拍美剧的,所以最终确定下来便是它啦。(之后有更新,是意大利原版。)
然后一开演,并未完全重合,而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确实大体一致啦。
人物设定都一样,心理师,娇妻,被认为是男同都没有改变。
改变的只是更中国化了还有加上楼下婚礼的相衬,至于是否有婚礼相衬托在原片中已记不得啦,或许这也是一个创新点。
除此之外,中国更注重喜剧氛围,而美版便沉重一些。
这部电影的切入点与现实十分贴切,而且在开篇之前便大量搜集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低头玩手机,在马路上,在地铁上,在等车时,在餐桌时。
手机暴露了我们内心的世界,志向展露给外人看,这是多么奇怪呀,连枕边人都无法真实了解你的想法,冷落爱你的人,却又寻找另外的天堂,真的有必要吗?
而且,刘女士,是否脱掉了内衣是个谜,原片中是有镜头呈现的,而此片更加符合中国的审美,采用了一种更暧昧的方式来表现,或许她真的没有精神出轨呢,这真的不可确信。
不管怎样,此部剧的尾声大多还是喜剧结尾:
变态狂被车撞死。
女儿给妈妈打电话。
小夫妻两重归和好。
富豪女,终不能和穷小子生活,穷小子选择了平等阶层的闺蜜。
这种选择体现出的一些人情世故:
手机真的是你的一个死穴,可是必要时你还需要它,依赖他。
多和朋友交谈,别总低头玩手机,虽方便但接收信息太杂啦,心里会不清净的,或者只是站着观察其他人。
只有圈层平等等级相当才能平等地相处下去,势均力敌,不需要你给予,我也能过得很好。
一个人的底线是不能触碰的,你所讨厌的那个人或许是最疼爱你的。(关于婆媳)
有些玩笑是不能开的,如果在思考讲出来是否合适,那就不要讲出来。
裙子女生,有些时候需要冒险,以证明或逃过这一劫。
同学群情谊还是挺深厚的,每个人都在艰难地生活,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点亮。
感情生活不合时,那就分手大胆跨出那一步,那一刻你真正知道你身边的那个人还是多么淡定和希望你走,根本没有一点挽留之意。(东道主两口子)
总之,手机是尽量少用,关掉那烦人的消息通知,多用它来做有意思的事情。
点开还搜集滑动几下,接触一下全球之事,但却没有一个与你相关,不会更寂寞吗?除了手机是真的存在真正朋友而且有话题可聊,那样才不会觉得空虚把。
昨晚跟爸妈视频之后,又跟飞哥接通电话,真的是没有什么话题要说,就那样一直通着但不说话,毕竟这个不花钱,要是电话那可真舍不得。
不想像你所输入或输出的事物,会是你印象深刻而且受益匪浅。
刚才在那里等微波炉,嘿嘿,真的特别习惯性从兜里拿出手机,刷了几下微博,觉得真的都是一些碎片化阅读,读后不仅印象模糊,还会造成心里茫然。
茫然是个特别无定义的一种主观定义,明明你是在接受,却一点东西都没输入,反而还在那里产生了一些垃圾。真是入不敷出呀。
除非是有一种很强的指向性来搜索,那样过后可能会有满足感,如果仅仅是为了度过时间那样做真的转乐为忧啦。
手机越来越占据我们的时间,的确在方便程度上没法说,但是他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我们,如果不加以注意并且树立一种防范意识,很容易在手机泥潭里失足不起的。
所以,既然我认识到他的危害性,我是身先做则,不要万不得已,不在它上面浪费太多时间。
写于2019.1.1 输出于2019.3.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