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书名时,以为是一个甜美的小故事,但在微博看到林奕含的采访时,内心却颤抖了一下。
她当时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与创伤呀。
思琪跟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茶艺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妈妈没想到坏人永远不会觉得你的孩子小。
女童性侵大多是熟人作案,那些看似道貌岸然,非常热情的朋友,却是侵犯自己孩子的罪犯。
当幼儿见到一个大人表现出惧怕的情态时,父母就需要警觉了。孩子可能经历了一些非常难过的事情。
当孩子上幼儿园时,父母就可以简单教授一些性教育知识。
给孩子读读《小威向前冲》,告诉Ta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用科学、正确的指导方向,告诉孩子,而不是告诉Ta是垃圾桶捡的。或者是妈妈拉粑粑拉出来的。
孩子有权利知道、了解这些知识。
告诉孩子,衣物挡住的地方,不能给别人看,也不能给别人摸。
跟孩子说,“当大人说,这是我们的小秘密时,一定要及时告诉妈妈,妈妈才能帮助你。”
从小教授孩子性教育知识,孩子才会知道如何应对被猥亵、性侵等情况。
明明孩子才是受害者,不知情的父母与社会为啥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受害者进行评价与标签化。
受害者也知道对方有家庭,所以更不能理解,为什么他要那么做?
学生对老师的喜欢,只是对老师的崇拜。
老师却利用学生纯真的情感,性侵、诱奸学生。
我们的家庭教育太缺乏性教育了,导致孩子什么都不懂。
当孩子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时,家长也觉得难以启齿。
但坏人永远不会觉得你的孩子还小,而收手。
有多少被性侵的孩子只要几岁,又有多少已经成年,却傻傻分不清是否为诱奸。
当晓奇在论坛发帖讲述事件原由时,得到的不是指责施暴者的语言,而是对被害者的人身攻击。
有指责晓奇是第三者的,也有污蔑她收取老师金钱与贵重礼物的,有同情师母的,唯独没有人替晓奇发声。
如果每个用户必须实名认证,每个人必须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那些人是否还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给出自己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