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是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励志体育类电影很容易让我们热泪盈眶。它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看到运动员为了梦想付出努力最终成功站到台上领奖的时候,我们沉寂的内心被激昂了。有什么比实现梦想更让人振奋呢?
开头看到《妈妈的神奇小子》的英文片名是《Zero to hero》时,我有点疑惑,看完整片后,我恍然大悟,残奥冠军苏桦伟的一生不就是从零到英雄的逆袭吗?
一 扬长避短,善于发掘优势
苏桦伟一出生就患上溶血性黄疸,继而引发了脑痉挛,导致他的语言障碍和行动障碍。四岁的苏桦伟还不能走路,手指肌肉开始萎缩,听力也仅剩一两成。
这悲惨的开端注定了苏桦伟不可能会拥有平凡的人生。
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当所有人以为命运把苏桦伟的所有出路都堵死的时候,一个偶然机会下,苏妈发现了苏桦伟居然跑得比其他孩子还快,这让苏妈精神为之一振。
正是“跑得快”这一优势,奠定苏桦伟的卓越人生的基础,也为苏桦伟指明了人生未来的道路。
二 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培育自己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好的平台能有利于展现个体价值。那什么样的平台才能称得上“好平台”?
好平台的专业性程度是公认的强。苏妈发现苏桦伟跑步快这事后,为了求证苏桦伟有没有跑步的天赋,第一时间就带着他到国家级的残障田径队报名。
好平台的人懂得慧眼识英雄。当苏桦伟尾随着运动员以第二名跑到终点时,方教练看到了他的可塑性,认定了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忽略年龄不够的限制,立马将他收入麾下。
好平台有因人制宜的培育措施。加入田径队后的苏桦伟开始接受专业的跑步训练,在大量的训练中,他的优点和缺点逐渐地显露出来:直跑很快,转弯的平衡力差。方教练当机立断,针对性地训练苏桦伟的平衡力,把团队的分工重新调整,最后领跑的一棒交给苏桦伟。
经过残障田径队的打磨后,苏桦伟的体能已经被大大提升,在团队的影响下,精神面貌也有所改变,实现了从残疾人到运动员的转变。
三 把优势发展成专业
每个人都有优势,人天生拥有某一领域的优势,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把这种优势发挥出来转变成专业呢?
很少。
苏桦伟诠释了怎样把自身的优势发展成专业的过程:
1 一万小时定律
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说过,人只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就能从平凡转变成超凡。
加入残障田径队的苏桦伟,马不停蹄地练习跑步,跟队友跑、跟妈跑、跟火车跑。为了厚积薄发,他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决心跟时间比赛。
想要成功,一万小时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条件。
2 自我瓶颈的突破
苏桦伟在方教练长期训练下,虽然体能和速度都已经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两个瓶颈:转弯平衡力差和直跑超过15秒。
根据短板理论,想要木桶装满水,就必须要把短板加长。
为了改善平衡力,苏桦伟在训练结束后练习爬楼梯、踩鸡蛋,一步一步地攻克自身的弱点。
直跑超过15秒意味着他难以超过队友火车东,也意味着夺冠无望。受到火车东的启发,苏桦伟把火车当成突破目标,开始了每天跟火车赛跑训练,16秒,15秒,14秒57,他终于把速度提升上来了。
攻克自身的弱点,连正常人也不能轻易做到,而身体残障的苏桦伟做到了,身残志坚并发出的巨大力量,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3 坚守初心
战功赫赫的苏桦伟,收获了无数的掌声和鲜花,人生步入了辉煌的阶段。
好景不长,一场变故使苏家陷入了经济困境之中,苏桦伟身为长子,开始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他去送快递,奔走在城市各个角落里。
离开了跑场,离开了残障田径队,离开了冠军的光环,苏桦伟只是一个残疾人,过得十分落魄,仿佛又回到当初没跑步之前的狼狈不堪。
面对家庭的困境,为了7千的月薪,他忍痛拒绝了教练的邀请。2008年,与香港的圣火传递活动失之交臂以后,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现实和理想该如何抉择?
陷入这种困境,很多人轻易就放弃了理想,而苏桦伟最终冲破了自我障碍,毅然选择重新回到跑场,回归团队参加训练,并在北京残奥会打破了世界记录,再次登上冠军之座。
成大事者都有一种特质,就是在一次次崩溃后还能够推倒重来的坚持。
写在最后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见过形形色色的残疾人,他们处境悲惨,要不生活在无人问津的阴暗角落,要不生活在被人指指点点的阳光下,一片唏嘘!
现实中的苏桦伟生活已得到保障,也得到巨星刘德华的扶持,他的结局是喜人的。
苏桦伟从零到英雄的事迹给我们一个启发:你一定要努力,站到阳光底下去,展示自己的价值,去收获更多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