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总在微博上曝光了一些五星级酒店卫生打扫不合格,一些服务员用擦了马桶的抹布擦杯子。
视频曝光后,举国哗然。
为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该怎么办?
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给服务员涨薪,服务员钱拿得多了,自然会付出相应更多的服务。
而中国著名的商业顾问刘润先生对这种做法持怀疑态度。
因为,保洁工作始终是枯燥、脏乱、机械的工作。仅仅提高待遇并不能使保洁员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动按要求工作。
刘润先生介绍了著名的X-Y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叫做“实利人”,这种人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没有雄心壮志,怕担责任。必须对这种人进行惩罚甚至威胁,让他达到为组织目标努力的结果。
跟他谈愿景,谈尊重,是没有意义的,这种人非常缺乏创造力。
但麦格雷戈是批判的说X理论的,他认为X理论把人假设错了。
事实上人不是这样的,大部分人不是厌恶工作,只要给他适当的机会,人们就会喜欢工作,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才能,愿意对工作负责任。
惩罚并不是达到目标的唯一办法,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人的本质并不是一个“实利人”,而是另一种“自动人”。
激励的方法是什么?
是扩大工作范围,让他工作得有意义、有挑战,能够被尊重,这些会起到特别大的作用,这就是Y理论。”
刘润先生指出,什么时候使用X理论,什么时候使用Y理论,得看情况。如果一个职位的工作内容枯燥、烦琐,而要求高,那么必然主要要用到X理论,进行严格的监管。如果一个职位非常需要创造力、创意,那么应该主要用到Y理论。
所以对于目前的酒店困局,刘润先生的建议是实行透明打扫,对保洁员做保洁进行视屏记录,严格监管。
刘润先生的分析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风格和工作中一些明显的X理论时刻和Y理论时刻。
一直以来,我是个推崇Y理论管理的老师。我投入时间精力去鼓励学生,为他们重塑大脑,为他们创造体验和氛围。特别有同理心,理解他们、倾听他们、跟他们谈心。
我跟学生的关系特别亲密。但是,由于我对X理论的误解和抵触,我在对学生提要求的执行中,经常不够坚定。学生看得明白,在一些行为规范和纪律遵守方面不太自觉。他们并不因为我所做的一切而比隔壁班学生对自己要求更严格。
我明白了,接下来我的调整方向应该是,想清楚工作中哪些方面应该多使用Y理论,哪些地方多使用X理论。师生关系方面继续Y理论管理风格,同时在班级常规、纪律、作业、考试达标方面,多用X理论。
X+Y,才能对上对下,对内对外,对自己对学生,也都有一个交代。
这番思考也再次给我提醒,每件事情,都有相应的知识,了解这些知识,事情可以做得更好更高效。
果真是,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我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