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文化趣谈——“狗不理包子”的来历

文化趣谈——“狗不理包子”的来历

作者: 世界文化艺术博览 | 来源:发表于2022-05-21 12:03 被阅读0次

           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为什么取“狗不理”这样的名字?是因为这样的包子,连狗这样的动物都不愿意吃吗?如果你这样来理解,就是望文生义了。

           相传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名叫高贵友的年轻人,其父四十得子,由于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于是给他取了乳名“狗子”。高贵友十四岁到天津学艺,在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里做小伙计,练就一手好活。三年之后,他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自立门户,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制作的包子色香味美,加上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引得十村百里的人都慕名而来,生意十分兴隆。由于来吃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不可开交。后来高贵友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新的经营点子。顾客们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按价给相应的包子。顾客们吃完包子,放下碗筷离店时,高贵友常常忙得顾不上跟他们说话。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睬”。后来,好事者干脆把他的包子店改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而高贵友对此也一笑而已,并不介意。此名一经传开,便一直沿袭至今,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名扬中外。其备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做工上,它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每个包子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都是15个褶。刚出展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所以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据说袁世凯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品尝后大悦,说道:“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创始于1858年的“狗不理”如今还有了谐音的洋名“Go Believ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趣谈——“狗不理包子”的来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dc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