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卫星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15日
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成功“奔月”
三个时间分别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进步,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背后是几代老革命家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他们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精神,舍家报国的家国情怀,不畏困难自力更生的自强精神,让中华人民开始走出地球,探索浩瀚的宇宙,实现祖国的航天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4210/4284f89adccf348d.jpg)
戚发轫,也是其中一这样的中国航天人。
发轫,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带领这中国人开启自己的航天时代。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席总设计师,空间技术专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作为飞船总设计师,他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设计师,领航员。
第一次了解他,了解航天科技,是他受邀来我们学校进行中国航天和航天精神的讲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4210/714cdcf459083394.jpg)
85的高龄,他一直坚持着给我们讲了近两个小时,全程没有休息。让我对这一名年老但却丝毫未露朽色的老人,不禁肃然起敬。
对于从零开始的航天研究,尤其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这帮知识分子,有的舍弃优厚的外国待遇,有的抛家舍业,为的就是实现自己国家的航天梦。
在讲座中,戚老讲述了中国航天史以及航天精神。当提及为何选择航天专业时,他说了这样一个理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4210/ec9b5718d4849821.jpg)
作为一名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辽宁热人,一出生便收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作为一名中国小孩,日本小孩可以不明分说殴打你。有国才有家,不能做亡国奴,也是从那时起,国家的观念开始在他心里发芽生根。
而到他真正决定投身祖国航天事业是在他学生时代。那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一批批的伤员运往他所在的大连。搬运伤员的他亲眼看到被敌国飞机炸伤扫射的伤员,各种断肢死尸哀号,他励志学习,造出自己国家的飞机,让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到欺负。
后来他如愿报考北京航空院,之后他服从分配,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进行导弹,火箭研制,从此他的另一个飞机梦也就因此诞生了。
研发的路是充满艰辛的,尤其是突破国际上重重技术封锁。
自力更生,戚老一直重复的就是这个,这是中国航天精神的精髓。正是如此,在苏联撤走所有专家,拿走所有研究资料时,在国际各方面都不认为中国能够研发出来的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东方红上天了。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神舟载人飞船上天了,探月工程开启了。在国家贸易之中,是买不来任何高精尖的技术的,正因为自立更生,是中国有了竞争太空了底气,可以郑重的宣布未来的太空资源也有中国的一份。
那一代人是有信仰的一代。改革开放之后,各种纷繁思想涌动的年代,流行这样一句话。搞导弹不如买茶叶蛋,各种下海经商潮。也正因为这样情况下的静心淡泊积累,才有了辉煌的成绩,安全指标0.997,只有千分之三的失误率。
谈及载人航天精神,戚老颇有感触,
他说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当国家有特别需要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要有这种特别的精神。
致敬,中国航天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