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脆弱的心灵,我们首要的是给他们行走下去的勇气和心灵相融的可能,那些自以为是的规避伤害的行为,对孩子来说也许是最重的一种伤害。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越是渴望成功,越是需要从容,否则我们的一切忙碌只能是劳作,不再有创造的灵性,一切追求只能是功力,不再有心灵的满足。一切质量只能是分数,不再有成长的本源。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舍弃一些做一个从容的教师,享受生命,享受教育,享受人生该有的那份惬意和幸福,这也许才是教师最应该拥有的生命底色。
我庆幸自己这次偶然的发现让一个孩子没有在自卑中淹没美好的人生,我也内疚内疚,与自己没有主动去了解孩子,主动去问一问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在想还有多少偶然没有被我们发现。
孩子都需要鼓励和赞美,作为教师给每一个孩子以激励性的评价是值得肯定的,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种赞美没有了针对性,就会让美好的东西失去价值。去了吗?
我们现在的梦想孕育着将来的生活,这话没错,但我更喜欢自己猛然间顿悟的一句话:有了什么样的梦想也就决定了你今天有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的梦想是金榜题名之类具体而琐碎的,那么你今天的生活必定是心力交瘁的,如果你的梦想是缤纷而清晰的,那么你今天的生活必定是轻松有趣的,如果你的梦想是一个幸福的方向,那么今天的生活必定是快乐的。
梦想不仅孕育未来,也改变当下,我始终认为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梦想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远比任何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当我们过多的把公益性教育的责任推卸给今天的教育体制时,我们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我们为改变教育做过多少努力?是今天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现实裹住了你还是自己的心在拒绝真正的教育,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回到这两节课来说,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不是当今教育体制下的考试科目。应该是没有分数的束缚的,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不由自主的用重点大学来诱惑学生的梦想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杨老师那样展现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美好,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呢?说到底,真正影响学生的并非只是教育体制。行走在教育一线的我们也许更为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