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吃完饭,我们带孩子到滑滑梯散散心,正好遇到幼儿园同班同学的外婆,她也带外孙在滑滑梯玩耍。我和和同学外婆聊了几句,我们家爸爸就在旁边陪孩子玩。
她看到爸爸陪孩子,突然一脸羡慕地对我抱怨,说你家老公不错,还愿意陪孩子玩呢。不像她家的女婿简直没有一个爸爸的样子,从来就没有陪孩子到外面玩过,在家也只顾自己,孩子找爸爸,就让孩子到旁边玩去。毫无人性,哪里像个当爸爸的人的。她觉得她女儿这婚姻过得很不好,很心疼她女儿。所以她即使她现在身体不好,也坚持帮女儿带孩子。
劝和不劝离。也许同学外婆描述夸张了,她女婿也并非如她所言一无是处。而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没点糟心事。
我找了点更不如他们家爸爸的案例安慰安慰同学外婆。后来同学外婆叹了口气,说自己也管不了她女婿,就恨女婿太懒了,如果生得是女儿就算了,儿子更需要爸爸的陪伴的。
至少他们家爸爸赚钱回家,甚至出钱在好地段买了学区房。有些人天生情感缺失,不懂怎么表达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多往好处想。也许以后过过,他情感会丰富起来,对孩子很在乎呢。
想之前有个同学妈妈和我抱怨,说他们家爸爸害怕处理婆媳矛盾和家庭琐碎,特意和公司申请外派工作,长期在外面工作,只有无聊的时候回家看看,当几天皇帝,享受老婆老妈的伺候,顺便再逗逗孩子了。
我很愤怒地批评她老公很自私,丝毫不体谅妻子的辛苦,孩子也不是她一个人生的,凭什么当爸逃脱责任呢。这老公就和摆设一样。
结果我被同学妈妈怼了,她开始替她老公解释,说她老公也是为了这个家,在外面特别地辛苦,然后开始炫耀她老公多么会赚钱,又是怎么对她好,对她娘家人怎么好了。
两个字形容当时的心情:无语。她既然都觉得她老公这么好了,何必又一脸失落地讲她老公申请外派工作呢。
总结一下就是,别人和咱们抱怨家人,不一定真的需要我们真的点评责骂的,至少把咱们当做情绪的垃圾桶吐槽一下而已。他们只想听到“安慰”的话,而不是真的要你劝“分”。
咱有心情有时间就听听,没心情没时间就敷衍几句。毕竟咱也不是心理学家,更不收取费用,没必要受这些“抱怨”影响。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