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该书自春秋一直流传到战国,一向平安无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令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着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焚毁。
这次焚书事件给《诗》、《书》的流传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西汉立国之后,鼓吹“以儒术治天下”,于是大张旗鼓地收集民间遗漏的《诗》、《书》残本,可是收效甚微。
事有凑巧,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南)有个叫伏胜的老头,本系孔门弟子轌(xuě)子贱先生的后裔。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朝廷设博士70人“以备顾问”,伏胜即为其中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颁布焚书令,伏胜已经退休在家了,大约是出于对上古典籍的尊崇,他便冒着生命危险,暗地将《书》经藏在自家墙壁的夹层内。
时间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伏胜听说朝廷正大张旗鼓在民间寻摸遗漏的《诗》《书》,于是打夹壁搜出藏书,一看只剩《书》经29篇了。
这时的伏胜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于是朝廷便派后起之秀、年轻学者晁错前往济南郡让伏胜一对一口头传授。
完事后,晁错便带着笔记和原典返回首都洛阳,随后将它们整理一番,朝廷准予公布于众。因为晁错的笔记是用当时的大白话写的,所以这个版本的《书》以及其注疏就被后人称作《今文尚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