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巧整妙合诗意浓

巧整妙合诗意浓

作者: 秋之准备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22:01 被阅读21次

研读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实录,被几节整合课深深折服。

其一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个课余老师有两种不同的整合方法。最初看到的是这首诗和宫玺的《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和邵燕祥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比较阅读,通过比较,学生对生活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等情况有了深入的认识,可以说是打通了文本与生活,课意逐层深入。今天要说的是另外一种上法,过程大致如下:

背景介绍;朗读教学;记一记---哲理诗联读,这个环节余老师精心选择了四首诗歌片段,海涅的《我的心,你不要忧郁》、汪国真《因为向往》其中四句、邵燕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其中一节、李白《行路难》后四行。老师没有阐释,先是教师朗读学生笔记,然后学生自由背,最后齐声背诵。这样的整合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丰厚了课堂积累,更为重要的是,诗意无痕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这样的“迂回”教学法,以诗解诗,韵味无穷,高妙至极。在此基础上,后面微型演讲稿的创写和演讲水到渠成,学生的精彩生成掀起课堂高潮。结课环节,余老师再次引入诗歌---美国诗人蒂斯戴尔的《像麦禾那样摇曳》,把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又推进一层,“我要把我的悲伤,变成欢乐的歌唱”,优雅收束,余音绕梁。这个整合课,浅文丰教,给课文增加了坚实广阔的支撑,通过读和写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主旨,而且濡染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二是《乡愁》的教学。在解说了乡愁诗的定义后,余老师让学生共读席慕蓉的《乡愁》,通过例举印证前面的阐释,让学生对乡愁诗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介绍余光中时,又联结了其《听听那冷雨》《当我死时》《乡愁四韵》,通过教师深情的朗诵为课堂学习营造氛围,学生感知到余光中的思乡之情。在教学的主要环节---美读美析之后,余老师再次引入诗歌---台湾诗人非马的《醉汉》,使课堂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学生沉浸在乡愁诗的意境中。与前一个课例整合为了深化主题的目的不同,这个课整合策略的运用,目的在于例举印证,营造氛围。

其三是两首登临诗的教学。《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是教材中连续出现的两首诗,余老师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学习。先学习了《登幽州台歌》,知人论世、理解诗意之后,写评点概述整首诗,老师给出示例:登高远眺,吊古伤今。学生活动,师生对话。然后学习《登飞来峰》,主要活动与前一首不同的是,分层概述这首诗:前两句……后两句……这个课整合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较两首诗主题或写作手法的异同,而是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点诗歌。

其四是李商隐两首诗歌《马嵬》《锦瑟》的整合教学,这个算是同人同质群诗阅读吧。通过评析两首诗歌意象的选择和运用,感受李商隐的诗歌特色,学会赏析诗歌的方法。整合的目的在于求同。

这四节课,体现了余老师“利用教材训练学生能力”的教学理念,而整合策略的运用,让课堂训练更有深度和厚度,巧妙无痕而诗意浓郁。

相关文章

  • 巧整妙合诗意浓

    研读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实录,被几节整合课深深折服。 其一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个课余老师有两种不同的整合方法。最...

  • 诗意浓

    花落无声 卿侍 花落无声 为君忧 此片烂漫能与谁共 枝头翠鸣 晨光已看遍 不知昨夜君难眠 早出不见 留此我...

  • 诗意浓

    晚饭后,与老公一起去智慧公园散步,走着走着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儿,特做了一首小诗,想要记住着一刻。 读到这首小诗的朋...

  • 巧,合

    无巧不成书,大千世界,你我还有他,也许每个人都在奔波,为了生活。 有一个迷途的旅者,为了他的梦想发愿,但是在那个当...

  • “巧 合”

    有一次,保罗在公会前申诉说:“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

  • 《今夜月》(平水韵)

    文/百合花-2088 今夜百年奇景现,月蓝全食巧相逢。无须锣鼓退天狗,上帝精工美意浓。

  • 初夏诗意浓

    立夏日夕,当轰隆隆的惊雷隔着厚厚的土墙传到耳朵里,村庄的老屋正准备着迎接清凉的洗礼。一窗夜雨,篱笆上缠绕的翠绿藤蔓...

  • 隔离诗意浓

    在沪隔离整一周,已经过去一半了,说快不快说慢不慢,虽有诸多不便,但大家已麻木、习惯,实属无奈,谁又能和看不见的战线...

  • 枫叶情

    秋意浓时枫亦浓,弥山亘野巧梳妆

  • 枫叶情

    秋意浓时枫亦浓,弥山亘野巧梳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巧整妙合诗意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ql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