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5岁的海子在写完这首诗后的第三个月,于山海关卧轨,死时身边有4本书,兜里仅两毛钱,遗书道: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本名查海生,于1964年生于安徽怀宁的一个偏僻山村,童年充满了贫苦,家中四个孩子里他是老大,因为海子天赋过人,家人对他寄予厚望。

15岁时,海子以怀宁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寒门贵子,所有人都觉得海子将来衣锦还乡的日子指日可待,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打得他措手不及。
人才济济的学校,他的天才实在微不足道,全班50多个人,海子年龄最小,又矮又瘦,大三时海子开始诗歌创作,写诗让他快乐,也让他继续忍受着贫穷。
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政大教书,然而同级的人都高升了,他依旧是个穷酸的教员,而每月的微薄薪水也都被用来复印诗集,女友也最终因此离开了他。
海子酷爱写诗,但家人对此嗤之以鼻,不断施压让其评个职称,倔强的海子听不进去,他不断写诗不断投稿,但都石沉大海,渐渐的,他与周围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除了写诗,海子在其他方面几乎一无所长,然而他的诗也得不到重视,贫困让他的生活一塌糊涂,原生家庭又亟需他反哺,海子每天都忍受着精神与身体双重打击。

生命的最后岁月,海子远游青海西藏等地,试图寻找现实的救赎,但最终的结果,却依旧让他绝望: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有人说海子疯了,说海子失恋了,所以才会卧轨,其实都不是,海子的死,只是个醉心于理想世界的平凡人,对现实的无力抵抗,缅怀海子的人,不是每一个人对他的苦感同身受。但我很能理解那种感受。

《写在秋的纪念》
不能只为了解脱
抛弃了哲学的思考
不能只为了逃避
缺失了人性的感召
不能只为了书写
将就了生活的困扰
悲愁还在记忆里
烦恼也在曾经中
有多少只是为了喜欢
却让执着的爱无了依靠
那冰凉的铁轨
记忆了春暖花开的环绕
那临近火车的呼啸
掀起了面朝大海的浪潮波涛
是那迟到的清醒
是那嘶哑的吼叫
惊觉在狂风暴雨中奔跑
悟觉在大雪纷飞的叫好
不知是否还可以再活一次
愿成为你生命的桥!

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海子的痛苦与困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虽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可是却能理解他的无助与无奈及迷茫。生存于世,要先学会挣下面包才能奢谈其他,尤其理想是不能果腹的。
这个社会,现实得活着才是强者,不会生存的人,无才华可言,死,我曾也挣扎过,但是活着,活的更好,却是最难的。
老辈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再怎么颓废,但只要活着一切都有无常的希望。

我是明明,请记得,世界和我爱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