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疯狂鸡娃的家长们,正在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疯狂鸡娃的家长们,正在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作者: 小木鱼99 | 来源:发表于2021-03-19 11:44 被阅读0次

    作者:小木鱼 一个深沉的思考者,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希望透过文字将我的思考与你们共享。

    公众号:小木鱼拆书稿(ID:xiaomuyuq9)

    一、曾经的我也曾羡慕那些有着光环的孩子

    有一次闲暇无事,去逛商场,逛到二楼的时候听到一首清脆好听的英文歌。顺着歌声找去,发现一个小女孩站在舞台上拿着话筒在唱歌,女孩年龄不过八九岁,一位老人不知是不是她的爷爷,在台下弹着吉他为她伴奏,我忍不住驻足倾听。好干净的童音,小小的年龄便能唱好听的英文歌,我不禁想到自己流利的说英文都是难事,哪怕曾经苦练过口语,但仍不得其法。

    我有些羡慕,羡慕小女孩的天分以及教育资源。想到自己这个年龄的时候,想要看书,家里没有,也没有人给我买,我只好把学校里发的当代小学生翻来覆去的看。

    我初中时有一个同学,当时我们关系比较好,有一次她向我抱怨,学了一个暑假的二胡,手都磨得起茧子了。可是我好羡慕,我也有想学的东西,可是我从未向大人们提起过这个要求,因为我知道家里的不容易。

    回想自己的求学之路,从未受到家庭的任何帮助和管束,就这样自由的、野蛮的成长到了现在。虽然家庭从未在学习上给我提供过任何帮助和好资源,但是现在的我按照世俗标准也算得上优秀,也算的上多才多艺。相对于世俗的优秀来说,我觉得我身上最可贵的是独立精神和自我学习和进化的能力。我不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到底想要教育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想要被教育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背负着光环前行的他们迷茫吗?

    我以前的时候特别羡慕现在的孩子,他们博学多识,他们满身才艺,他们各种奖拿到手软。可是我渐渐的也看到了背后的一些东西,小小的孩子早早的挂上了大大的黑眼圈,带上了厚厚的眼镜,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父母沉重的爱艰难前行。

    近期,“鸡娃”一词渐渐流行起来,“鸡娃”妈妈扎堆出现,抱着普通人也能培养出优秀孩子的信念疯狂鸡娃。

    肥肠妈妈是标准的海淀妈妈,8岁的儿子就读于海淀某重点小学,目前综合成绩在海淀同龄人当中属于前1%以内。

    肥肠妈妈说:“这所学校挺难考上的,学校试题是保密的,每年都在变,没法刻意准备。打铁还需自身硬!孩子3-6岁期间,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间,我给肥肠培养了较为自主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为他积累了比较厚实的学科基础——突破了识字关(6000字),学会了中英文自主阅读少年必读,英文读到‘典范英语9’,背完‘新概念’一、二、三册。学完小学课内六年的数学,开始学三年级奥数。钢琴过了英皇二级,跆拳道绿带。”肥肠妈妈认为自己很适合在海淀,“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家里没有矿,也没有亮眼学历。但普通人就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我这个路径更适合大多数普通人。”肥肠妈妈说。

    肥肠妈妈是鸡娃的典型代表之一,在网上也流传着这么一份海淀父母的“鸡娃”人生规划表:1岁,一开口说话,中英双语教学;3岁,能自己看英文绘本,背100首古诗;5岁,奥数学习,思维训练……10岁,奥数比赛一等奖,英语拿到PET证书(剑桥英语考试初级水平)。而这就是进入海淀前5%、北京前1%学生的水平。

    看看这密集的人生规划表,简直让人头皮发麻。客观来说,我们时间精力有限,这世界上好的东西太多,知识太丰富,根本无法完全拥有和掌握。我们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像这些被鸡娃的孩子们,按照理想的情况,他们在小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父母的期望,考上一个顶尖大学,有一份好工作,过上不错的生活,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有了孩子之后,开始鸡娃下一代,如此循环。

    但是这就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吗?成为一个世俗意义里的成功人士,然后把成功复制到下一代。

    当然这已经是鸡娃的最理想情况,还有很多孩子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而崩溃,一些中小学生自杀的新闻时有报道。也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监管之下,听话努力,可是一旦逃出父母的监管范围就开始放飞自我,比如清华北大有些学生沉迷游戏,挂科太多以致被退学。

    有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被鸡娃的大部分人长大后仍然是普通人。

    金字塔尖就那么点,能上去的人永远是少数,得天分加努力加运气才有可能登顶,而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不管选择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仍然摆脱不了普通的命运。

    被鸡娃的大部分孩子,不仅跳不出自己的阶层,反而还丧失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因为他们本该探索世界,探索自我的年龄被塞满了大量的知识,以至于他们没有时间发展真正的自我。

    三、教育是为了帮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

    孩子身上拥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家长们应该保护孩子这最原始的学习力,根据孩子的需要去提供帮助和资源。鸡娃虽然在短期内让自己的孩子变得符合世俗的优秀,可在长期来看,确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为人生很长,而这世界很复杂,会几项才艺,会背几句诗,解决不了真正的生活难题。就像奇葩说的许吉如,所谓的天之骄子,可是除去光环的她真的值得我们向往吗?

    我看易经有个收获便是,凡事盛极必衰,绝处也会逢生,这告诉我们凡事不要追求极致,因为极致之后便是事物的反面,有智慧的人反而会尽量的推迟靠近巅峰的时间,这样便可以让次巅峰维持的更久。比如大富豪的慈善行为,古代皇帝自称寡人等等。面对困境的时候也不用过于恐慌,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只需要等待,时机自会到来。

    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人觉得这是对恶人的过度宽容,对善人的苛刻。我以前也认同这种看法,可是当我更深一层的理解了盛极必衰的含义之后,我才明白,这话说的是极恶大恶之人放下屠刀就到了事情的反面变成了极善之人。所以对于极善或极恶的人来说,善恶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而我们大部分人所认为的善人或者恶人只是小善或者小恶,自然也不符合这个定理了。

    那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该怎么过自己的人生呢?

    关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真正的享受学习做事的过程,有目标,却不过于在意结果。培养孩子也是如此,在保证满足基本线的情况,比如完成九年义务之类,更多的是发掘孩子的特征,培养帮助他成为他自己,而不只是满足优秀的定义。

    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会被定义,被定义的只有死人,因为他不可能再做出任何改变。

    作为活人的我们应该明白,所谓的结果成败,都是对我们过去做事的一个反馈,这种反馈是为了帮助我们看清下一步的路。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真正的去享受做事学习的快乐。

    着急把事情做完,着急获得成就,着急的追寻终点的人,结果却发现终点如海市蜃楼般可见却不可及。

    因为人只要活着,就会产生新的欲望,产生新的烦恼,故而没有终点,真正的终点便是死亡。

    既然如此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容的享受自己的生活呢?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爱我所爱,做我想做,成败留于后人评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疯狂鸡娃的家长们,正在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sv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