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是根据武汉本地女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豆瓣评分高达8.6分。李银河曾说这是《雷雨》之后最好的一个悲剧 ,原著作者方方也称赞电影“无可挑剔”,被电影感动得流泪。女主角的扮演者颜丙燕更是凭着这部电影斩获7个影后。
历史背景
90年代的中国可是一个极具变化的飞跃年代,旧的传统在飞速退去,新的气息在不断着落,福利分房,工人下岗等等,时代发展的步伐留下太多属于这个时代的痕迹。
随着中国不断对外开放,各种新事物、新思想逐渐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女性不仅追求现代,时尚,美丽,更要求家庭地位上的平等。
此片的历史背景就是90年代的武汉。
影片中马学武享受到厂里福利分房,家里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他的妻子李宝莉从未想过原来上厕所也可以是香的。新生活刚刚开始,而这一切的改变,并没有给宝莉带来好运,却因为马学武的思想改变,背叛婚姻给她带来了万箭穿心般的生活。
爱情与婚姻
李宝莉婚前欣赏马学武的学识渊博,认为“有文化的人智商高,这东西传宗接代,儿子也不得差”。她的婚姻观很简单,所以马学武几封信就搞定了。
她对这个有文化的丈夫,一方面仰望他的学历,一方面看不起他的出身,认为他是“乡下人”,这种“看不起”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搬家工人面前骂马学武“你真是贱!”在闺蜜面前也毫不避讳地对他颐指气使,大呼小叫。
那个年代的婚姻都是很简单,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不像现在,年轻人对待婚姻考虑得更现实更具体:对方家庭背景,学识,经济条件,三观等等。
马学武是90年代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读书人,通过学习他摆脱了农民的身份进入了国企,也就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他看中了她漂亮,性格泼辣,干活麻利,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市民身份。
他俩这种组合在那个温饱大于一切的年代屡见不鲜,大家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唯独不见爱情的成份。
婚姻里的责任与担当,婚变
宝莉同请来帮自己搬家的工人吵了起来,工人要加钱,她不愿意,拉扯了半天还是加了。整个过程马学武在楼上全看到了。他并没有挺身而出帮宝莉解围,表情却是一脸厌恶。
搬到新家后马学武还给工人们发烟,叫儿子去买汽水,完全不顾及宝莉的感受,激发矛盾,气得宝莉不顾外人在,直接骂了他,说,我出钱他们做事,天经地义,刚才在那边坐地涨价,你不吭声,现在跑出来发烟,烟不要钱,汽水不要钱啊…
这段我们看出马家花大价钱请搬家公司,工人还坐地起价。到新家后,工人搬东西还不经心,没做到轻拿轻放,把新的瓷砖划伤,而这一切只让宝莉一个人感到心疼,生气,生气之时还在用力擦拭被弄伤的地砖;妻子被人熊,工人抬价,弄坏新家,马学武不但没有在意,却装面子充“好人”,给工人发烟,摆出当官的派头,显示自己男主的地位。就算用现代人的眼睛看他也是十足的二货。
最气人的是家搬好后,几个男人在阳台抽烟,一个工人对马学武说,兄弟,我们虽然卖力气,干粗活,但家里老婆贤惠,过得比你舒服多了,我看得出来,你在外头大小也是个干部,但那又怎么样呢?被这样一个女人管一辈子,真的挺可怜的。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马学武的心,也让马学武找到了男权旁证,原来别人家的老婆是这样对待老公的,他在家里的现状归根结底都是宝莉“口多言”。他却忘记了这是个新社会,女人的地位是法律给予的。他也从来没想过,除了辅导孩子学习,家里其它一切事物他从来没有主动操过心。宝莉承担了一切柴米油盐的事,家里卫生清洁,全家一日三餐,大人小孩四季的换洗,甚至还给他洗脚。宝莉所有的辛劳并没有换来他的欢喜。他更在乎的是男人的面子。
社会地位的提升,生活条件的改善,无能,虚伪的马学武膨胀了。认为自己可以重新选择婚姻,相濡以沫多年的家在他那里不再是港湾,搬家的当天晚上马学武就迫不及待地跟宝莉提出离婚。
从这一刻开始,他也没有考虑过小宝,更没有考虑自己母亲大人,更别说宝莉的妈妈,他的岳母大人了。这个举动表明他太任性,自私。
他一直躲避婚姻问题所在,也没有积极地跟宝莉正面沟通,固执认为是宝莉性格太过于强硬,无法改造。这种性格让自己的男权受到侮辱。他用冷暴力对待宝莉的语言暴力。
更重要的是他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就与第三者有了关系。这里面他又犯了二个重大错误,第一没离婚就有情人,这是犯法;第二,他所追求的对象也是已婚家庭,对方也是犯法。马学武不可能不懂得法律和道德,他却无视他们的存在,可见他的内心极度膨胀,不愿看清婚姻真相,对男权极度需求,连做人的最基本原则都不顾。
而且离婚的事提出之后就完了,就如一纸休书,单方面了断,自顾自寻找精神寄托去了。可怜的宝莉,人已到中年,逆来顺受的老公竟弃她和儿子不顾。
马学武从老板娘那里证实是李宝莉打了捉奸报警电话,心里堵得如大江大海,去到工厂,又得知自己在下岗名单里,他“仿佛被人打了一闷棍,又被人摁进了水里,完了还被人拎出来扔到炉膛里烧烤”。情场、职场、家庭的三重打击下,马学武跳了江。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人,只想到自己被侮辱的痛苦,却忘记了自己和女同事开房时,对李宝莉是怎样的打击,也全然忘记了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谁。
男权与女权
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宪法里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家庭里的男权压倒一切,他们中很多人不把女人当回事,家暴的事件也是经常发生。
影片中万小景的丈夫在处理夫妻矛盾时采取的手段就是拳头和金钱。马学武处理夫妻矛盾则是冷暴力,不管不问不顾,还自做主张把母亲接来。他们两个人都有婚外情发生,最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里的男权思想在作祟。
家庭矛盾说白了,也是男权和女权之争。
万小景也曾经为了自己的女权抗争过,面对男权也说过不,得到的回应却是拳头,是金钱,后来她也屈从了男人妻妾成群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
宝莉则是彻头彻底女权至尊,不认命,不服输,她热爱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生活。
搬家时针对马学武不担当,虚伪的一面,当着搬家工人和孩子的面骂他“真是贱”。
她把菜弄糊了,马学武给了脸子,她直接表明了态度,菜糊了,明天重做便是,今天心情好,不跟你计较。
为了把生活过得有起色,宝莉会包揽所有她能做的事物,家里一切大小事务,孝敬婆母,后来独自包揽一家人的生活。她对家庭的爱是无声的。
她有着正确的人生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丈夫出轨,为了捍卫婚姻,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保障她和小宝的既得利益,她选择秘密举报自己丈夫。最终他的大夫回归了家庭,宝莉如愿以偿。
男人们骨子里的霸权,容不得女人侵犯,即使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女人也要必须顺从男人,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的男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宝莉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付出整个人生,可以说她是九十年代女权的践行者。
马学武经历了这次变故,厂办主任被打回原型做了工人,同时还要忍受同事们的笑话与白眼,在家里尊严尽失,儿子面前也抬不起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家庭权力之争,以马学武失败告终,而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宝莉的手笔时,彻底绝望,选择了死亡。
儿子高考后与宝莉决裂。她来到江边,当看到那群无忧无虑的学生时,这才发现自己的儿子从来没有这样开怀大笑过。
这样的结果, 对于整个家庭每位成员,都是一个悲剧。
结束语
从每个小人物的遭遇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历史不会怜悯任何人,面对时代的变迁、国家的改革,无论是武汉,还是李宝莉都得加紧步子紧跟上去,以免被淹没在这变革的洪流里。
李宝莉是这个时代打造出来的新女性。她不相信万箭穿心的命运,她用自己单薄瘦小的身体担起传统赋予男人的家庭责任。她不但不自怨自艾,反而自豪地告诉闺蜜自己很知足。和披着文化外衣悲悲戚戚的马学武相比,她的确过出了万丈光芒的人生。
悲伤过后的宝莉最终把房子留给了儿子,选择了离开。
生活既需要我们刚强坚忍,也需要我们乐观面对;既需要我们忍辱负重,又需要我们敢于担当。生活的心酸、快乐、苦痛、幸福、温暖、残酷,只要它来,我们就得接着。所以,方方说“纵是万箭穿心,也得抗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