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经历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也许读书改变不了全部的命运,但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牢牢抓紧可以为之努力的事情,并且尽力使它成为,得以改变命运的那个部分。
一个今年刚毕业的应届生,一工作就拿到201万的年薪,这可能吗? 答案是:真有此事。 这两天,华为重金砸人才的消息,在网上炸了锅: 对8位新员工实行年薪制,这8位学生全部为2019届应届顶尖学生,其年薪最高的为201万,年薪最低的为89.6万。
华为已证实新闻的真实性
随后,关于此事,任正非签署的《总裁办电子邮件》曝光,不仅佐证了新闻的真实性,而且披露了排名第一位的年薪201万毕业生的资料: 钟钊,中国科学院2014级硕士生、2016级博士生,培养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博阶段攻读专业都是“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更令人惊奇的是,这8位高薪聘请的毕业生,不过是华为今年“天才计划”的一部分。 早在今年6月,任正非就对外宣称,2019年,华为将高薪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补充组织新鲜血液;而2020年,这个数字将变成200-300名。
无独有偶,近日,清华毕业生在职场论坛上晒出同时被5家公司录取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细看,百度、腾讯、阿里云、谷歌中国,无一不是当今炽手可热的互联网大平台,高起点。
网友直呼羡慕,毕业起点高,以后也会前途无量。
如果说学历是进入社会的敲门砖,那么名校高学历就是敲开更高阶门的金砖。
你不得不承认,进入了名校,意味着得到更好的环境,将来能争取到更好的资源,有更好就业机会。
香港曾有档节目,邀请各行各业的精英、富豪去体验香港最底层的生活。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期,是香港田家公子田北辰。
他体验了当时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的生活。只能睡在最便宜的房子里,辛苦工作一天也只够吃两个最便宜的便当,只有加班,才能挣到坐地铁回去的钱。
在这期节目的最后,田北辰感慨地说了一句残酷又现实的话:这个社会正极严厉地惩罚不读书的人。
这句刺耳而又真实的话,真的扎心了。
如果你觉得读书苦,而选择了放弃,走入社会时,你会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赤手空拳的士兵,在面对命运这位强敌时,会被打得遍体鳞伤,毫无还手之力。
那时,你就会懂得,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1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点赞最高的答主是这样回答的:
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学习的苦可以避免,只要不学习逃避就可以了。
但是生活的苦,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请告诉孩子,你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生活会让你很苦。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主动交了白卷,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的感慨。
后来几经周折,蒋多多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的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
20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的经历却更加曲折,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跳槽。
2008年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
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十年寒窗苦读,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的确枯燥无味,但是跟生活的苦相比,学习轻松多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一股“读书无用论”开始大行其道。
有人说:“北大毕业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出去卖猪肉?”
可是他们只说了一部分事实,另一部分真相是,那个卖猪肉的大学毕业生陈生,现在已经开了几百家连锁店,身价过亿。
殊不知有时候你放弃的可能真不是学习这件事儿,你放弃的可能还是另一个完全不同人生的自己。
在那个世界里,可能你在喜欢的城市有一方安身之处,妆容精致,开着锃亮的小车悠哉的穿越拥挤的人群,去旅行、去看展,用力拥抱人生。
而不是穿着打折款,挤过清晨的地铁,做着繁杂的工作,得过且过每一天。
2读书,是你通向这功利世界的最体面武器
纪录片《出路》曾经引起了很多人对出身、教育的探索。
导演郑琼用6年时间拍了三个孩子,其中小镇青年徐佳给了我最深的印象,因为他的身上折射了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的身影。
徐佳的父母是农民工,在城市中打拼受了很多屈辱,这让他的父母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他去读大学。
父母认为唯有考上大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从根源切断贫穷。
徐佳时刻谨记着母亲“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凭高的,不要低的”的谆谆教诲,牢记着父亲临终前“爬也要供孩子上学”的遗愿,全力以赴第三次高考。
幸运的是他考上了,打拼多年后,买房买车,勉强挤进了城市中产的队伍,足以让母亲在村里人面前挺直腰板。
徐佳成了村里人口中“祖坟冒青烟的人”,而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他成了自己孩子的起点。
毛坦厂中学的高考每年都会刷屏,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学,这里承载了无数贫困学子的梦。
白岩松说,“当你没有官二代、富二代的光环时,对于未来,只有靠自己的打拼,而读书高考之路,也算其中的一种。”
对于这些家庭不好的孩子来讲,考入大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是他们摆脱泥沼的唯一通道。
诗人艾青曾说过这样意味声长的话:“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你年轻的时候。”
这紧要的几步,便是学习。
年轻时,你叛逆、疯狂放纵的青春,很可能换来的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家庭,可是学习会让这功利的世界少些锋芒,多些柔软。
3出身决定人的下限,而读书却决定人的上限
原腾讯副总裁吴军认为,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见识。但很多时候,见识的高低,不是靠简单努力得来的,它还取决于你的环境。
英国曾推出过一个记录片,《人生七年》。有14个不同阶级的孩子参与此次的拍摄。从他们的7岁到56岁,每隔7年都会接受一次采访和记录。
多年后,精英阶层的孩子依旧是精英阶层,过着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中等阶层的孩子延续着父母的阶层;而底层的孩子浑浑噩噩,重复着上一代的命运。
这种阶级的固化使得整个影片弥漫了一种压抑的气氛。
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只有一个男孩尼克成功晋升为精英。
而这个逆袭的关键就在于他成功地考上了剑桥大学,获得了向上流动的门票。
成功地打破阶级的壁垒,实现从农二代到精英阶层的跨越。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作为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之一,我们有什么资本,或有什么资格可以脱颖而出?
摆在人们面前的选择,似乎就只有教育这张岌岌可危的入场券。
如果你想要未来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想要未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今天的努力,就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学得越多,贡献越大,所得越多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 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 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5
今天读的书就是明天翱翔的翅膀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的的确确如此!年少时,目光短浅的“安逸”可能发展成未来无数次的捉襟见肘;懒惰时,漏洞百出的“借口”,可能让今后的生活都千疮百孔;
人生不会因为你读书时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耐力,就“善解人意”地单单把你的生命调到“简单模式”,相反,在你读书时便缺乏的特质,很可能在你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成为前行的陷阱。
有人说,这个世界终将严厉惩罚不学习的人。那些你曾经在学习上偷过的懒,在未来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赠”给你。
请不要让偷过的懒,变成打脸的巴掌!
因此,当你不想学习,或者厌恶学习的时候,记得告诉自己,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
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算数学时,太平洋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
你晚自习时,极圈上的夜空散漫着五彩斑斓。
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当你为自己的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没有可能看到的风景,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
你付出的努力,受过的苦永远不会白费,上天总会补给你,即使你当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当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时的努力便会显现出来。
今天多读的书,就是明天翱翔的翅膀。
6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也许,即使我们在怎么读书,也达不到最优秀最顶端。可是我们努力读书,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的世界,里面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人,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阻碍。
也许读书改变不了全部的命运,但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牢牢抓紧可以为之努力的事情,并且尽力使它成为,得以改变命运的那个部分。
读书可以经历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电影《风雨哈佛路》的女主说:
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和其他人来的世界不一样,我没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有时虽然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出身就在罗马,而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但你要明白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你可以用你的一生去奋斗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没有伞的孩子,不要站在原地等雨淋,而是要更加努力。越努力越幸运,若是起跑落后,那就用汗水换成绩。
希望你我,不管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要放弃读书,不要放弃这条最有希望的路。
愿共勉。
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不读书的人
文 青果君 青果教育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