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看人民币是什么。
我们现在常说央行又“印了”多少多少钱,很多时候并没有真实的“印钞”的过程。准确说应该叫“投放”,更直白点说,央行就是改了一个数字:我在你银行的总资产上加了一个数字(同时负债上也加一个数字)。银行同志,现在你可以“贷”更多的钱出去了。“印”这个动作就完成了。
我们现在又听说,央行要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央行要搞一个新的币种?并没有,央行的意思是说,它想借鉴区块链,这种支付技术,应用到人民币的支付清算当中去。
那么,人民币本质上是什么?它其实是一个抽象概念,它的存在形式可以是现金、银行户头里的一个数字,或者数字货币。而它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有用的数字。你有多少人民币,那其实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你通过和别人不断进行加减运算(经济活动)得来的。一个国家一共发行多少人民币,那也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央行“根据社会活动需要”拍定下来的。
那么比特币是什么,比特币其实也是一个数字。
只是目前人民币承载在一个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上,而比特币承载在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上。
如果有一天央行也将人民币用比特币的支付技术数字化了。那人民币和比特币还有什么区别呢?
至少在技术层面上,它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民币是央行印的,比特币是中本聪印的。
很多人说比特币不是中本聪印出来的,是挖矿挖出来的,这个我觉得对,但也不全对。
你可以说比特币不是中本聪持有的,但我觉得它是中本聪印出来,或者说投放出来的。只是说他投放出来后,没有交到自己手里。
另外,央行随时可以增发货币,而中本聪已经限定了比特币2100万的总量。
从比特币流入市场开始,中本聪也失去了增发的权力。
很多人说,中本聪只是个人,个人怎么可以发行货币呢?
理论上,任何主体都可以发行货币。问题只在于,别人是否愿意接受你的货币。
在古代,君和国的概念,那是含混不清的。古代的铜钱,是以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例如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皇帝发行了这些货币。
再比如说,罗马教皇就曾经发行过“赎罪券”,在当时社会起到了辅助货币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别人来接受一种货币呢?
大家接受法币,因为它背后有政府的信用背书。
当你第一次听到政府信用四个字时,是不是觉得特别不明觉厉?
如果严谨一点,政府信用到底是什么,你把它层层拆解开来,有多少是物理上的,有多少是精神上的。我认为,精神上的是大于物理上的。
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都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自由、平等的观念也不是数学公理,而是人的主观愿景。当迎合了一群人的某种心理需求,就获得了共同认知。
我们都说,法院是神圣的。为什么法院是神圣的?
货币的发行本质上是在构建一种共同认知。
只有足够强大的共同认知,才能制造神圣性和正当性,货币才能被大众所接受。
对法币而言,这种共同认知就是国家的信用和权威。
比特币的共同认知是什么呢?它的用户群已经告诉你了。比特币最初为极客推崇,背后其实是一种技术崇拜。后来有很多无政府主义者喜欢,这是一种去中心的文化。等到又有很多中国大妈买,背后是国人强烈的投机主义。
再问一个问题,你小时候用人民币时考虑过它为什么能作为货币吗?
等到人人都接受比特币,也就不会再有人问比特币是什么。
这就是比特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