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将婚姻比喻成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如果我们以为这是钱钟书先生所写《围城》的全部,那就太狭隘了。事实上,围城现象远不止存在于婚姻之中,更广泛存在于一个人所能涉及的方方面面。假如我们搞不清围城形成的原因,可能也就无法理解各种围城现象,更不知道该怎样合理应对。
虽然《围城》整本书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开,但本文则从他的事业之城与自我之城探寻围城出现的根源,为什么会有围城现象?我们从方鸿渐的三份工作经历聊起。
第一份,在银行工作。
方鸿渐原本在欧洲学习社会与哲学,因跟不上学习进度,转而学习中国文学,这本身就带有讽刺意味。然而更夸张的还在于,由于博士毕业论文没有写完,无法毕业,只能花钱买了一张假的博士学位证书。为什么?他明明知道学识的真假与学位无关,可为了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第二份,在三闾大学任教。
受到当时战争局势和社会动荡影响,方鸿渐被迫离开上海,去到湖南一个小县城,在战时新建的三闾大学任教。作为知识分子,方鸿渐毕竟接受过欧洲文化熏陶,对法国革命精神的各种新思潮也有一定认识,感觉终于可以走上兴师办学,启发民智的道路。于是斗志昂扬,真心想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让青年一代重新振作,改造我们的国家,以致于在国难当头之际,履行一个热血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抱负。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青年有志报国,并不等于报国有路。在一所学生总数不过百人的新办学校,其组织机构之复杂,可与庞大的帮派系统媲美。校长、主任、教授平日并未把精力用于传道授业,而是大搞派系斗争,方鸿渐更被莫名其妙划入某一派系,处处受到排挤,无奈只能从擅长的中国文学,转教伦理学公共科目。当学校的当权者被不学无术之辈掌控,有学有术之辈又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时,方鸿渐的理想与抱负被彻底撕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他不知所措。原本以为换个地方可以重新开始,却发现,不过是从一座看上去像银行的城,逃到了一座看上去像学校的城。表面看上去不一样,本质上却没有不同。
第三份,在报社工作。
后来方鸿渐经好友介绍,去到报社工作。他以为报社与学校一样,都能开发民智,从精神上拯救国民,便充满干劲。然而现实再次令他失望,由于报社各部门缺人,他不得不被安排负责《家庭与妇女》和《文化与艺术》两本刊物,天天为如何在菠菜上淋麻油等厨房小知识而忙碌。
在三段工作经历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鸿沟越大,彼此越难调和,事业这座城就越高大坚固,让人窒息。其实,更让人难以逾越的围城,还不是婚姻之城、事业之城,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自我之城。在《围城》中,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方鸿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寻求内心的归属感和他人的认同感。买假博士文凭也好,主动向孙小姐求婚也罢,都是如此。
他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被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所撕裂,更为活成他人期待的样子而疲于奔命。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和行为,开启了禁锢自己内心的自我之城。这不仅是《围城》中最大、最坚固、最无法被摧毁城,也是婚姻之城、事业之城、友谊之城......等各种围城形成的基础与根源。
试想,方鸿渐如果能坦然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不对归属感和认同感盲目的渴望,活成他人期待的样子。而是协调好理想与现实、建立起适合自身生态位相匹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按照自己内心不带功利性的想法去做事,也许会过上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现实中,面对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巨大鸿沟、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难以摆脱的困境与孤独,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钱钟书先生笔下的方鸿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