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冗余的大脑

冗余的大脑

作者: PUPPET黄志华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23:41 被阅读0次

    思考的代价

    思考是一件耗能极高的生命活动,所以生物的演化过程当中最佳策略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就算是聪明如人类也是如此,那我们不禁想问,既然大脑是如此的“累赘”,并且平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能不用就不用”,凭什么智人的大脑会越长越大?这不是违反了“进化论”的规律了没吗?那么会不会大脑的多余“性能”是有什么好处?

    冗余

    也许你听说过一个说法,人类的大脑开发程度只有10%,虽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大多数时候,大脑大部分区域都处于“省电模式”状态,并非这些“多余”的大脑部分无用,而是作为“战略资源”的储备。

    “冗余”这个概念就可以很好的表达这种特性,比如说我们人类身体很多器官都是有大量冗余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肾脏”了,一个正常状态的人类,都会有两个肾,切掉一个也不会对生命造成什么影响,再比如我们的肺部、肝脏切掉一部分仍然可以进行存活。

    这种普遍式的冗余其作用就在于提高生存率,拥有冗余的器官就可以防止局部器官受损而直接死亡。

    大脑比较特殊一些,冗余的大脑性能,是用来对付“不确定性”与“想象”的,比如说语言、文化、虚构的想象等等,这些都需要大脑的额外调动才能实现,单靠“本能”是无法做到的。

    有效的利用冗余

    如果冗余的大脑性能是文明火炬的“基石”,如果不好好利用起来,岂不是浪费了上帝的恩赐么?

    更何况周围的环境,也在迫使人们调动更多的脑力来面对世界。

    如我们所感知,世界正在加速变化,高速变化下的世界,如果我们用一种固定思维方式面对问题,那么我们为了不被新环境淘汰,必然会疲于奔命。

    在面对同样的世界的时候,有的人选择“顺其自然”,有的人选择“逆水行舟”,我们感觉到学习是痛苦的,并不是因为“逆水行舟”本身痛苦,而是因为没有掌握如何“逆流而上”的思维方式。

    同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是“背公式”,而是理解“公式”背后的思维模型。就像学习某一样技能,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是拥有几百G的资料与素材。

    而是理解“资料与素材”背后,厉害的高手是如何思考的?为什么要制作这些素材?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这个过程,他们的行为与决策判断背后的思维模型是什么?

    吸收点东西?

    什么是知识?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严格来说,只能算“信息”。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一生,并不是因为道理无效,而是因为吸收“知识”时产生了断层,缺少一个关键环节来“吸收”知识本身,最终吸收的只是表层的“信息”,甚至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信息而已。

    这个环节用简单的描述就是——用“思维模型”重新解构重组吸收“知识”,但更残酷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掌握可以用来“吸收”内在知识的“思维模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冗余的大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bs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