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政妇怎么了?!我就是喜欢做家务啊。。。

家政妇怎么了?!我就是喜欢做家务啊。。。

作者: 格蕾丝要努力 | 来源:发表于2017-03-04 00:03 被阅读199次

最近的饭桌上,爹妈反复念叨着:

“你干什么都好,别干家政啊!”

他们说,花了这么多年辛苦栽培我上私立初中、重点高中、最后又考上知名大学。

可不是为了送我去别人家里打扫卫生的。

我仔细想了想,确实。

这些年投资在我身上花的补习费、各种学费、生活费。要是存下来买房子的话,估计早就翻了好几十倍了。

而我在从小埋头苦读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家务领域,最常听到爸妈说的话是:

“别进厨房!好好温书去!”

“不用你帮忙!认真做作业去!”

“留着我们来弄,你什么也不用管!”

以至于我到了17岁开始住校,还是会每周把脏衣服带回家洗。实在太忙,甚至会把不该机洗的衣服全部一股脑扔进宿舍的洗衣机里,最后洗成皱巴巴的一团。

做饭方面,可能稍微好一点。弄个西红柿炒鸡蛋之类的,不至于饿死自己。但复杂的大菜就别提了,连勾个欠都可能烧糊锅子。

在北京生活的第一年,就有不少朋友劝我:

快回上海吧。我们不忍心看你一个人在这儿生活如此不能自理,把自己折腾死。

这样的我,如今变成了厨房和客厅的主人,能把家里人的每顿饭张罗地整整齐齐,房间整理地一丝不苟。

应该算是奇迹了?

(离开北京时的家,买几幅挂画,一个挂钟,铺上桌布,摆上鲜花。

出租房的简陋小客厅,有了家的味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文化开始贬低“家务”和“主妇”的存在。

也让像我一样成长在双职工家庭里的孩子,失去了“做家务”和“在家庭中生存”的能力。

在我的记忆里面,我们家每个成员的下班、放学到家的时间都截然不同。9点以前可能都凑不齐一桌,所以,十几年来都是分拨吃饭。

很多年以后,直到去了朋友家做客,我才知道:

原来别人家都是等人齐才开饭的。

(今年的年夜饭,花了两天的时间制作了八宝鸭、松鼠桂鱼等等一桌年菜)

如果以“养家糊口”为名忙了一整天,都没办法齐齐整整地在一起吃顿好的。

那这样的忙碌,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惜的是,家务的意义,一家人一起吃一顿热乎的、现做的饭的意义。

多数时候还是抵不过工作的疲劳和倦怠、抵不过都市快生活节奏的理所当然。

我去年特别喜欢的一部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讲的就是一个临床心理学毕业的研究生森山美栗,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女承母业,做起了家政妇,最后开始了以家务劳动交换工资的“契约婚姻”故事。

25岁,研究生毕业,拥有临床心理学执业执照,却只能在派遣公司做初级的文员工作。

她说:“承受各种各样不满,也是我的工资的一部分。”

最后却因为“学历很高,去哪里都能找到好工作吧?”的偏见,在裁员中不敌能力、学历都低过自己很多的同僚,被残酷辞退了。

转机的来临是和友人的一场对话:

“原来全职主妇的工作转换成年薪,高达304万日元啊(折合人民币约18.3万元,相当于一个拥有3-5年工作经验的人的平均收入)!”

以及对雇主家纱窗一次谨小慎微的清洗。

让她从此走上了“领月薪工作的主妇”之路。

而片中的男主角,也因为雇佣了一名“全职太太”,而过上了三餐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米饭和美味料理、房间再也不会脏乱差、生病了也有人照顾的美好生活。

在这部剧中,最吸引我的除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主线以外,就是美栗满点的温馨家务技能了。

有了美栗之后,男主角的便当花样每天都不会重复。

朋友来家里作客,也能拿出一桌拿手的料理招待。 每个角落都手动擦地发亮,小小的房间没有一个地方能藏污纳垢。

而这种“每周要做除了洗衣服和拖地以外的例行清洁”,连地板缝里的灰都要擦干净的家务标准,是我到了北京独自生活,开始雇佣保洁阿姨每周打扫卫生,才开始养成的“家务概念。”

毕竟,上学时候连轮值打扫寝室都是踢一踢动一动,同龄人中间几乎没有人热爱做家务,偶尔有一两个手脚勤快的,就会被我们这些“懒人”占了便宜。本着“谁忍不下去谁打扫”的原则,让喜欢干活的人干到底。

却忘记了,其实生活秩序和房间整洁本身、也是反映人生活和心理、工作与学习状态的一面镜子。

离开北京时衣柜,一番大清理过后,只剩下几件大地色系的衣物

我是从想要开始整理情感和生活状态,开始入门重新学习家务技能的。

和剧中的女主角一样,我是心理学毕业生,对各种心理学原理痴狂地不行。

某日,在国外网站上读到一则报道,说心情低落时,整理房间会有改善情绪的作用。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始了整理之路。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当我感到烦躁不安、心情沮丧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或者把看上去乱七八糟的桌面,重新整理一遍。

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会渐渐感到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力,于是心情就会顿时明朗起来。

的确,古语有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管理家事和家庭空间的能力,是一个人自我管理和审美能力的开端。

如果连自己脚下每天生活的数十平米的空间都管理不善,又何谈其他更复杂的人与事?

(工作台上的书架,摆件是自己制作的,还挂上了珠串灯泡,让每天开始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了色彩和雀跃的味道) 年宵花,淘宝了云南产的干花后亲手裁剪、插好的。比鲜花来说保存周期更长,给新年增添了很多年味

对“住”的热情,也一样衍生到了“吃”上。曾经有个朋友热衷于做蛋糕,我问她:“你每天加班回家这么累,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做蛋糕?难道不觉得辛苦吗?”

她却笑着回答说:“你以为我在烘焙,但实际上我在休息。”

对于每个要在职场上经历风雨和变化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厨房、食谱和锅碗瓢盆更可爱、也更充满确定性的了。

只要熟悉食材的味道、调味品的比例,认真遵照菜谱和烹饪步骤,一步一步用心做菜,

就一定能做出让人幸福感满满的佳肴来。

认真做给自己吃饭这件事情,曾让我克服了“对一个人下班回家、买菜吃饭”的恐惧。

也让我爸妈,彻底放下了“担心女儿或者女儿的孩子将来会饿死”的担忧。

荷塘小炒+招牌炖鸡翅+糙米饭,把握好不同应季食材的搭配,一顿新鲜、健康又好看的晚餐就诞生了

现在我们家任职长达26年的主厨——我妈,今年已经光荣退休。买菜煮饭的任务,都落到了我这个昔日“家务低能”的女儿头上。

(老爸的生日宴:味增煎鲈鱼+金枪鱼寿司蛋糕+空心菜小炒,糖尿病患者福利)

很早以前家里人就批判过我:“为什么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那么热衷于做家务?”

这样的批评,到目前为止也在耳边久久吟饶不熄。

我的答案如下:

“无论受过多好的教育,家依然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起点。”

“在家务这件事情上,不分贵贱。我们需要为此付出,也终将从此获益。”

“毕竟,我们这么拼死拼活地认真工作,不就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吗?”

最后推荐小书一卷(其实挺厚的,分上下两卷,共1300多页),堪称家务圣经的家事操持手册《家事的抚慰》。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孟德森,可是刻板印象绝对无法与家务沾边的“高知女性”。

成长与农家小院,从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当过律师合伙人、当过大学教授,最后却因为难以抛却对家的热爱,回归了家事领域。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居家护理的种种细节,从怎么换洗床单到如何挑选餐具。虽然中间有很多仅仅适用于美国文化的居家倡议,但仍然不失为一本常识癌患者们系统学习家务的入门好书。

p.s. 本人的上门收纳咨询业务常年开展中,可私信索取联系方式并预约服务时间。

本月底将陆续开启线上线下课程和培训,尽情期待。(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

  • 家政妇怎么了?!我就是喜欢做家务啊。。。

    最近的饭桌上,爹妈反复念叨着: “你干什么都好,别干家政啊!” 他们说,花了这么多年辛苦栽培我上私立初中、重点高中...

  • 偶然看到的家政培训:保洁的顺序!

    虽然自己不太做家务,却很喜欢看做家务的视频,觉得非常治愈。 晚上偶然看到一个家政公司的培训视频,就是教...

  • 说文解字话变迁(妇)

    “妇”本义为在家扫地做家务的女主人 婦,甲骨文(帚,扫箒,家庭洁具)+(女),表示女子在家做扫地等家务。 ...

  • 居家🏠我💁有妙招🤗

    居家有妙招 分享1️ 爱家又喜欢亲力亲为的家庭煮妇洗妇们,有没有带橡胶手套做家务因为手出汗,手套和手粘腻在一起,不...

  • 一生不长,我不想颠沛流离过一生(三)

    “啊?做家务,我不会啊”,虽说不满,可他毕竟救了我,做一个星期的家务也没什么,就当报答了。 “你这么说就是同意帮我...

  • 请家政有必要吗?

    文 | 岫月 上一篇文章里,我说自己以后要请家政。于是评论里有位大姐劝诫我,家政是土豪才请的,连郭晶晶都自己做家务...

  • 不做饭怎么了

    我喜欢吃饭,但我不喜欢做饭,怎么了?这话没毛病,不做饭怎么了! 女人就一定要承担所有家务如做饭、打...

  • 一碗水端平

    我发现自己喜欢做某些家务活 但是不喜欢做另一些家务活 这样不太好啊 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呢 要一碗水端平啊 手心手背都...

  • 我就是喜欢高富帅啊,怎么了?

    看到这个标题,你的反应是下面哪个? 1 “你韩剧看多了吧!” 2 “你做梦呢吧!” 3 “你病的不轻!” 你是不是...

  • 觉得自己自私小气背后竟是辛酸泪(一)

    前提:我今天打扫卫生,我发现我不喜欢的原因是, 我觉得被人使唤了做家务啊,这种感觉就像是奴婢的感觉啊,我不喜欢这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政妇怎么了?!我就是喜欢做家务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fd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