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30岁趁势而为》想创新!进入心流

《30岁趁势而为》想创新!进入心流

作者: 朱迪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15:15 被阅读0次
20170915100107784.jpg

看完陈愉的新书《30岁趁势而为》,一本很实用主义的书。

首先,作者很实在,她写这本书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查找资料,书后面有厚厚的英文书出处备注。这本书的名字很容易让人忽略它,但它并非口水书。不一定能成为超级畅销书,但作者投入的心力仍然值得人敬佩。

其次,里面的例子很真实。
书里提到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说:多年来,我采访过几千人,大多是女性。可以说,在我遇到的每个障碍背后、每个问题的背后,其根源都是自我价值感的匮乏。

说到了太多人心中的痛,多少外表光鲜的女性,心中都有一种痛伴随一生,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从出生开始,家人、环境都在不断的输送这种负能量给我们,而我们居然照单全收了。

同样的环境男性为什么不会呢?首先家人的态度会很不同,男人成长后是要成为一家的顶梁柱的,虽不至于每个都期于厚望,但比对女性多了期待与正面肯定,压力会有但也滋生出心理的正面意义,即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环境只会加强这种信念,时至今日,女权话题已经活跃在各种媒体上,感觉多的要溢出来了。但现实中年轻妈妈们仍然会对男生说好好上进不然没出路,对女生则宽容很多,成绩不是唯一,多学点才艺比较重要,这种“宽容”是变向的否定。

要知道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人类已经上千年,想改变谈何容易,从我们有意识到有行动,到最后结果会有不同,标的不是多少年而是多少辈人之后。

虽有点悲观但有一部分女性先意识到,并开始影响更多人,这就是意义。

495404692875350141.jpg

陈愉也在书中提到很多事情本身有意义,那么不难,你每天自会兴奋前行。难的是事情没有显在的意义时,你要怎么赋予或增加新的意义。

她对比了她的两份职业,当任职洛杉矶市副市长时,每天都有使命推动她前行(帮助更多移民后代申请大学),她不需要找意义,每天醒来都跳着起床去上班。

她卸任后做了猎头公司的高级顾问,帮助CEO们找新公司,这件事上她的劲头就没有前份工作那么有激情了,这时她开博客写免费文章帮助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职,回答他们的问题。于是她找到新的意义。

在陈愉身上我看到人最后都有帮助他人实现自我的需要,也算是对于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方式。

书里引用多产恐怖小说与科幻小说家,史蒂芬.金的话:写作与挣钱、出名、约会、上床或交友都无关。最终,你的作品丰富了读者的生活,也丰富了你自己的生活,这便是写作的意义。

接下来的问题是,大多数人明白意义的重要性,可都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这是个悖论,就像很多人知道梦想的重要,但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一样。

564999995013701122.jpg

陈愉给出的建议简单有效,多做会进入心流的事情。

心流是什么呢?很多书中都有提到,但我认为这里的解释更加直接明了:它是一种最佳的意识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我们有最佳的感受力和最佳的表现力。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事物中,以至于有种忘我的幸福感,同时也忘记了时间。通过心流,我们能够完全释放自我的潜能。

回想一下,你人生中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感受?如果没有那么多去尝试,直到遇到这种感觉,心流状态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大脑机能,让我们更具创造力。

以我自己为例,在不短的人生中所幸遇到三种事情让我能进入心流。

曾经有调查问:如果你的梦想不能赚钱,需要你另打一份工才能维持,你还会做吗?很多人选择当然不会,在他们心中实现梦想和赚钱要划等号的,少数人选择了会,并且付诸行动。

不论对错,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可能是后者体验过心流的状态,这种感觉太美好,倒贴钱也愿意。

我也是看了这个调查才开始好奇,那些选了梦想的人该不会是“傻子”吧?他们会不会后悔?他们能坚持多久?

带着疑问,我和很多这类人聊过,开咖啡店的、开民宿的、开书店的、开花店的。。。都是很美好却不容易赚钱的行当。

聊到是否赢利,他们都告诉我还可以,我猜想这里面有苦涩。

其中一个在大理开青旅的哥们,认识他时他在免费提供早餐给住客也给路过没钱吃饭的背包客。
当时他有一辆吉普车,高兴时拉着我们环洱海,不高兴时多少钱也不去。顺带着捣鼓当地农民的土特产发往全国各地。我看到他在使出浑身解数坚持他的梦想。

现在的他有了两家民宿,有了十几台吉普车,干起了大理婚纱摄影,每次在朋友圈发的照片都让人惊艳,投影师还是他。

但也不全是励志故事,另一个朋友从朝九晚五的工作中辞职,干起了独立花艺师,花束是真的美,美好背后全是早上5点去花市选花材铺垫而成的。
有时候的收入不够交房租,还要用积蓄上课继续学习, 唯一能做的是问她订花,见过她伺候花的样子,眼里闪着光,对待恋人也不过如此吧。

如果没有经历过进入心流的心动时刻,很难想象他们为了什么坚持。那时起我也开始寻找自己的心流时刻,当时还没听过这个词,随着这几年慢慢开始明晰,也才会发现有的人以前曾经经历过的,只是现在才知道那是心流,也就是梦想的样子。

书里还提到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式,巴菲特关于复利的理解,都很经典,还有她个人的失败经历也毫不保留的分享,只为让读者获得更多。

其他亮点就不一一赘述,推荐此书,而阅读本身就是进入心流体验最简单的入口。

相关文章

  • 《30岁趁势而为》想创新!进入心流

    看完陈愉的新书《30岁趁势而为》,一本很实用主义的书。 首先,作者很实在,她写这本书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查找资料,书后...

  • 趁势而为(一)

    年轻的我们很焦虑!物质上总希望一步到位,更有甚认为这就是生命的终极目标。 当然,现在的我也很年轻,我也没有充足的社...

  • 【视觉笔记】趁势而为

    end 我是文莹Jerman 一起画起来吧?

  • 30岁趁势而为

    思考和创造 在世界飞速变化的时代,只有自己不断改变才是明智之举。忘掉你在哪里读的大学,忘掉你学了什么,甚至忘掉你过...

  • 《30岁趁势而为》

    文/美遇生活美学 这本《30岁趁势而为》不仅是一本视角独特的职场自我提升指南,更是一本青春励志书。本书作者陈愉(J...

  • 进入心流

    注册或登录 有哪些快速进入心流状态(flow)的方法? Flow (psychology) 1 条评论 24 个回...

  • 好句录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趁势而为,大智!

  • 【书摘】30岁趁势而为

    最终,我意识到:只有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领域里,数十年的针对性练习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这一领域的基本规...

  • 书评:《30岁趁势而为》

    优秀的作者,优秀的书籍,阅读此书过程中,有种辛苦积累的底层逻辑被整合了的感觉。就像,纵使我会葱姜爆锅、炖...

  • 读《30岁,趁势而为》

    今天花两个小时读完了《30岁,趁势而为》,作者陈愉,美籍华人,前洛杉矶市副市长。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站在2字头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岁趁势而为》想创新!进入心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hl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