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几首荷叶杯

几首荷叶杯

作者: 曳尾于涂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09:41 被阅读0次

    空课无事,闲翻纳兰性德词集,在两首《荷叶杯》上停留许久:

    1

    帘卷落花如雪。烟月。谁在小红亭?玉钗敲竹乍闻声。风影略分明。

    化作彩云飞去。何处?不隔枕函边。一声将息晓寒天。肠断又今年。

    2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多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芒时易度。朝暮。将息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遣钿。

    《荷叶杯》有单调、双调两体。此系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词谱多以韦庄下面这首《荷叶杯》为例: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六言打头,紧接二言,下、夜二字,韵脚贴近(只隔一字),读来别有顿挫。后三句,五言七言又五言,由韵脚(时、垂、期)贯穿,且“娘时”、“帘垂”、“相期”连续三个双平。若拿掉“水堂”两字,连续三句都是“中仄仄平平”,不可谓不奇。另外,四度换韵,可视为全词层面的顿挫。这是该词牌形式上的别致或优胜处。去年因之技痒,依样填过二首:

    1 荷叶杯

    难忘那年端午,梅雨。淡淡艾菖香。清凉风自醒雄黄。双燕语前廊。

    梦觉半轮残月,刀截。何处问相思。离骚每读每痴痴。又写数行诗。

    2 荷叶杯  悠悠三里长街,午后与友人雪中同往返,往事历历

    碧水乌篷飞雪,情惬。缓步认当时。一枝青小总依依。谈笑入无稽。

    远近望中苍莽,人惘。无数白蛾虫,翻腾到水便无踪。游客渐嗡嗡。

    前者无题,就像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关乎情事,自不待言。上片回忆,下片梦醒。回忆全是端午景物,并不写人而人自在,且相依相偎卿卿我我,由“双燕语前廊”透出消息,所谓暗示。美梦易醒,但见残月似刀,想必是世俗之刀落下,鸳鸯分飞。全词中心句自是:何处问相思?每到端午的读诗写诗,聊寄痴情耳。“又写数行诗”的又字,欲尽痴情人的无奈无用无补于事。

    后一首是眼前雪景与话里往事,虚实相生。“缓步认当时”的当时正是“人不风流枉少年”时。“一枝青小总依依”,友人嘴里这位姑娘,让我无端想起杭州花牌楼那位早夭的杨三姑,想起周作人若有若无的初恋:“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的迷蒙的喜乐。”三十年后再提及,不免要稀释以无稽之笑谑。下片又回到眼前雪景。雪花翻腾,触水即无。算是在思考人生了吧。虚无幻灭之感油然。幸好此时游客渐多,苍蝇般的嗡嗡随即填充或替代了这虚无幻灭。

    既然也叫写诗或填词,少不了要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在言外”上面下功夫。我知道,“平淡近自然”的至境,未必都是不期然而然,也许更是功夫下到极至的产物。当然,这功夫多半是功夫在诗外的功夫。当然,王夫之的“现量”,依然是我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生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

    《因明入正理论》云:“此中现量,谓无分别。”“池塘生春草”、“胡蝶飞南园”都是当前之景,系感官直接所得,尚未介入思维。这样的现量,可遇不可求。或者说,不是不想,只是不能。

    走笔至此,意犹未尽,似乎很有必要再填一首《荷叶杯》过过瘾:

    电线西风麻雀,萧索。大地已残棋。山门猎猎响红旗,霾雾渐浓时。

    惟有龟山堪托,停泊。苔滑几逃禅。清明冬至看烧钱,白鹭绕圈圈。

    欲“平淡自然”而不得,终究还是雕琢太过,如之奈何?

    也不妨退而求其次,若有人敏感于“残棋、红旗、霾雾……”诸意象,或能从中读出点现实意味来,或多少触及了我的“为什么而写”,那么为这五十个字,一整个中午时间的折腾就不是毫无意义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几首荷叶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jh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