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所以区别动物尊为万物之灵,不是因为直立行走,而是思维。不论是万学之宗的哲学还是在生活中厨房卫生的小窍门,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所有人类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书中讲到了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叫管宁。有一天他坐的船翻了,管宁是个爱读书爱思考的好孩子,从水里爬上来就开始思考,不过他思考的结果不是像阿基米德原理泡水里(洗澡)发现浮力定律那种模式,他的结论是:我的船之所以翻了,那是因为我前天帽子戴歪了!呵呵,三国多牛人,也有奇葩哦!很明显错误的思维方式让这位的认知牛头不对马嘴,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思维走上正道呢?
首先你得相信古代大和尚少林六祖慧能的一句话:智慧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有了这个信念然后花足够多的时间,用来折腾和思考,就能使你唤醒心中沉睡智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只能说可能性,谁也不能打包票走极端。
其次,情绪化的思考要不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想思考,少些感性。当然每个人的知识认知是有差异的,思考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遵从第一点要求你得多花时间,三思之后总会真实更近一点。网络上面那些看了帖子的标题,就开始在评论中开喷的“喷子”和热爱在别人评论下第一时间跟帖抬杠的“杠精”则是妥妥的反面典型,别把抬杠和胡搅蛮缠当思考,这根本不是思考,而是情绪化的对抗。我国古代的为祸甚巨的党争就是此种对抗的极端,为反对而反对,你支持的我就反对,你说是错的我就认为对,不顾大局和真实利益,最终害的是国家和民族。真正的思考要能还原本质,突破自己和启迪他人的。
第三,要承认自己的思维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的,现实条件的不足会造成你思维的局限。好在现在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借用现在网络流行的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用以自嘲。
正确的思维方式带来正确的认知,正确的认知是做事情正确的前提,反之错误的认知自然是坏事的。作者给我们提了几个应该避免的错误认知和需绕开的人性陷阱。
第一,不要嫉妒他人,对他人的优越条件愤愤不平,我们生下来就无条件享受了前人的劳动成果。
第二,人在天性上易于高估自己,包括能力,付出和苦难。书中讲了一对夫妻为谁做家务更多的争吵的例子,将他们所做的家务各自写下来,发现远远超过了真实的家务量。
第三,不要因自己的好恶影响对观点的评价,要对事不对人,就如一场辩论赛,双方的立场交换照样也伶牙俐齿有理有据。你换下立场,会发现你原来反对的观点也有那么多支持的证据。在“穷孩子如何站在富人堆里”这节内容中,讲了一个原本反对工业化向往田园生活的女孩在被分配到支持工业化立场的队伍而后发现与自己原来观点相左的巨大现实的故事。女孩通过调查,发现如果没有工业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她根本无从获得保证自身自由和尊严的物质条件,所谓田园生活就得天天啃玉米喝糊糊,更无所谓会有“环保主义者”的出现。想想也是,现代欧美被视为现代发达文明的代表,也更注重环保,但想想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屎尿横流疫病肆虐的状态,那时应该没人提“环保”这个词。正是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促使了环保意识的诞生。
第四,用耐心对待刷存在感的人,做个稀缺的倾听者。
第五,不要堵别人的路。现代社会任何成功都需要协作,堵死了别人的机会,你从社会上获取机会的机会就少了一分。
虽然我们的世界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但是资源的分配总是不公平的。既然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会受物质现实的限制,那受限制的我们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怎么去突破呢?作者借吴晓波之口说了: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不说那些坐拥数百亿的各行业大佬首富,就是你在城中村租的房子的房东,他拥有的资源更多和对租房市场的认知也可能比你更加准确。这里“站堆”不是说要削尖脑袋往富人圈子里挤去溜须拍马套近乎,而且也不太可能(当然有例外,比如王林之流,不能以常理度之),富人有自己的圈子,你想进去得付出代价,和巴菲特吃个饭合个影得花几十万美元,人家还是为做慈善才给的机会。前不久网上有个预谋抢劫的案子,两人异想天开想来钱快就抢富人,先到北京高档小区寻摸套个电视上见得多的明星,这个电视上露脸多,好认。结果连门都进不去。好啊,一下狠心做票、。别说守到兔了,连大佬从哪个门出来都没弄清楚,人家大楼门太多。后来又陆续更换了几个目标,反正一个没照面,还把自己给暴露了,进了班房(这事也有例外,比如当年的张子强就绑过李嘉诚的儿子,可能还是能力有高低)。
财富是人类创造的,马克思说过: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自然经济时代,劳动是单打独斗或家庭的创造财富的活动,在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更多的是社会化的大生产,是协作产生的,当然你会说那些艺术家们不是一个人画画吗?但是艺术家们的作品不是得拍卖吗?不得宣传吗?如果你是流水线上的,你能知道你那大集团的老板是怎样运作公司来赚钱的吗?你想着这个月多加几个班,多拿点,人家想的是实现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懂现代社会的财富机制和规律,知道如何在企业内部进行管理,自己的公司如何参与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转。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富翁,或者说社会规律决定了,能成为富翁的只能是少数,但是不妨碍我们为自己成为富翁做准备,一旦机会来了不至于白白错过,如果你的思维只是在琢磨多加几个班来提高收入,那么你看整个世界的时候,能发财的机会大约就是哪个公司的加班费高了。
富人有富人的格调,工薪有工薪的幸福,我们要学习的是掌握更多财富者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嫉妒。当你心怀高远的时候,也要能在现状生活中找到乐趣,毕竟所有人都是活在当下的,热爱当下的生活,你才能幸福,不至于天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在《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一书中,有很大的篇幅讲人性的弱点和如何避开人性中的各种陷阱,拿了很多故事举例,非常精彩。尤其讲到了一个词“教养”。
教养这个词可上可下,比如说某某很有教养,这就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大家这么说的时候表情大概是比较庄重的;但如果说某某人没教养,那么表情就一定是厌恶或者鄙视,比没礼貌的评价大概还要低不少。
到底教养是什么呢?综合下各种解释: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文化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文化道德水准以及生活态度方式、风度习惯等等。看到了吧,说一个人有教养,是多高的褒扬了吧,而说没教养则不仅仅是骂了你一个,还捎带上了你家。教养与礼貌不同,礼貌只是教养的外在行为表现之一,教养则是发自内心的是内涵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让我们看看书中举的有教养人物的典例,是借希特勒之口说的:
在这世界上,我只担心两个人。男的是丘吉尔,因为这个人没教养!女的就是伊丽莎白王后,因为这个危险的女人有教养!
看吧希特勒痛恨丘吉尔所以骂他没教养,虽然伊丽莎白同丘吉尔一样都是他的敌人却赢得了他的尊重夸她有教养。伊丽莎白王后是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母亲,出生贵族家庭,她最大的功绩一是帮助她那性格缺乏刚毅且口吃的丈夫顺利登上了王位,二是在二战德军轰炸伦敦期间,坚守不避。面对战争她乐观坚毅,风趣和蔼,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士气。可以说是现代最受英国人爱戴的王室成员。
看起来教养二字可是非常难做到的啊!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的帖子,说在飞机上,火车上,熊孩子大闹天宫,不堪其扰;陪同监护人不仅不劝阻,反而振振有词说是孩子的天性。在这里没教养的不是孩子,而是监护人了。书中将那些我们遇到的那些蛮横不讲理,在公共场所或者与人交往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破坏人际交往准则的人归纳为心智不成熟,不适应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就是思维情绪化,自我化,对抗化。这就和前面所讲的错误的思维方式类似了,改善的办法自然也是一样的。
就如众多对教养的解释中说的,教养是源自内心的,不是表面刻意做给人看的,通过内心的修养而达到一种状态:“强大的自由精神,强烈的自尊意志与含而不漏的表达,面对任何环境时不使其优雅风仪,时刻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内心对柔弱者真诚的关爱与怜悯,在任何形式的压力面前绝不屈服。”
看看这种状态,很难吧!有人说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人的时间,我想我们普通人的教养自然不能和伊丽莎白王后相比,往上数三代,谁家祖上没玩过泥巴啊!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强调要有教养呢?因为教养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巨大的作用,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让你“散发出巨大的人格魅力”。虽然不至于像历史演义小说里面说的“王霸之气”,让人“纳头就拜”,但至少会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如鱼得水。说到底,有教养的人,社会化程度更高,在这个社会中也更受尊重,也更容易获得机会。
在这本书里面,看到了一个新词“历史工程学”。书中意思来看,这门学科的首创者是诸葛亮,学科名字估计是作者起的。我没有找到相关解释,就查到一个有点关联的学科名字:社会工程学,这个是用来收集信息和影响个体行为的学科。书中也没有对“历史工程学”做解释,个人觉得可能和科幻小说《基地》系列中的“历史数学”差不多,建立一个模型便能推测出整个历史的发展阶段和重大事件。我觉得作者应该对这个名词详细讲讲,或者在他的其他书里面有讲我没有看到。
By彪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