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家校共育,双向奔赴

家校共育,双向奔赴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21:26 被阅读0次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等等。

            好的教育肯定有教师与家长之间双向奔赴的风尘仆仆、跋山涉水,相互理解,加强交流,打造家校共同体。家、校两者不被割裂,融为一体,才有相辅相成之效。

            家校共育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新型的教育方式。无论怎么呈现,都需要以爱为底色,以责任为依托,以孩子幸福为旨归。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果我们将应试和升学作为最重要的育人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以,教育理念达成一致,这是家校共育的前提。

            当前家庭教育出现了学校化倾向,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和应试教育的工具。社会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外化,学生的校外教育生活被学科补习班、培训班占据。所以,要重建家校共育的关系,首先是各安其位、各扬其长,形成教育功能协同。

            杜威说:“生活即教育。”孩子成长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父母在性格、人格、学识上的不断进步,将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教师成为教师,让家长成为家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应有明显的边界感。教师和父母的责任有着不同的定位和侧重,既要明晰边界不越界,又不能无原则地退让和迎合对方。

            家校共育需要真正支持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认识到“五育并举”是要让孩子在这五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和成熟,这种内在的、和谐的、全面的教育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和内在规律。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证明,“五育”的每个方面都有整体育人的功能。比如体育不仅具备强身健体的本体功能,同时也是人格教育、意志品格教育的重要课程,还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大脑的认知效率。很多教育实践也证明,培养学生的艺术或体育兴趣,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反而会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有力、有为、有效的家校共育要求教师和家长利用好各自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优势和价值,整合各种、各类、各项教育资源,形成磅礴的教育合力。父母放下手机,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做游戏、运动或劳动,这就是教育环境的同构。

            教育是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只有与教育事业相关的每一个人,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去担当、去践行,教育才能焕发蓬勃的生命活力,教育才有真的希望。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自身兴趣出发,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必须尊重科学的教育规律。

            学校、家庭不是教育“孤岛”也不是“半岛”,而是互相联系的“环岛”。家校之间应该是开放、互补、共赢的关系,要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依托,努力建立同心同德、同向同责、同力同行的家校社共育新机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共育,双向奔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mrgdtx.html